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組織就在身邊 干部就是親人

西藏檢察院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紀實

2014年02月11日15:07  來源:西藏日報

“從今天起,我就是這個家中的一員了,從年齡上講,我年長些,我會負擔起作為哥哥的責任,讓我們共同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建設美好家園。”在了解到林芝縣八一鎮尼西村扎西一家兩個孩子分別於去年和今年考上了大學,妻子李紅前幾年患上了腦瘤、癲癇病,生活陷入困境之后,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培中動情地說。

開展“領導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是我區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活動中,自治區檢察院領導干部走村入戶交朋友、結對子、認親戚,以最直接、最真誠、最有效的方式,讓農牧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干部就是親人。

教育實踐活動形式多樣,使每名檢察官都能奉獻自己的“正能量”——

為推動機關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張培中檢察長親自為全體檢察干警作了專題輔導報告。報告號召全體黨員干部應將自己的要求定在做最好的自己這一目標上,努力做一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模范帶頭人、積極參與者和堅定推進者,為搞好教育活動奉獻自己的正能量。

為了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自治區檢察院舉行學習群眾路線專題輔導報告會,邀請自治區黨校教務部主任、副教授房玉國作《堅守理想信念、踐行群眾路線、努力推動工作》專題報告﹔邀請七地(市)檢察院檢察長,征求對區檢察院黨組班子及成員在反對“四風”、解決“兩問題”、貫徹落實中央、區黨委改進作風要求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邀請院機關部分縣處級領導干部、一般干部、工人和離退休干部,征求對黨組班子及成員在反對“四風”、解決“兩問題”、貫徹落實中央、區黨委改進作風要求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找准問題、對症下藥,為做好剖析整改工作、召開高質量民主生活會打下基礎,奠定轉變作風、推動工作的堅實基礎。

開展“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大討論活動,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大討論是自治區黨委貫徹中央部署、結合西藏實際、突出實踐特色,精心篩選八個重要活動載體之一。

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擔負著維護公平正義的職責,這就必須要教育引導檢察機關黨員干部,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身心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活動中,區檢察院黨組班子及成員在自我對照檢查的基礎上,通過群眾提、上級點、互相幫,共征求到各個層面的意見建議330條。

同時,區檢察院機關針對車輛管理、公務接待等方面新出台了5項規定,對原有的70余項規章制度作了進一步梳理和修改完善並匯編成冊、人手一份。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區黨委“約法十章”、“九項要求”,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院機關“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37%,接待費用同比下降56%。

開展“領導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八個日日夜夜,共同生活,共同勞動,共同聊天,對今后群眾的所思所想有了切身的了解,對群眾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生存狀態有了直接的感受。基層群眾心系黨和政府,對生產、生活發生的變化,無不由衷感激基層組織的關愛。”

“昂仁縣秋窩鄉索窮老人問我,村裡許多群眾說為什麼下來的干部不去他們家住,他們都盼望下來的干部到更多的群眾家中去。這告訴我們:群眾歡迎干部到基層來,到農戶中去。說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得民心。”自治區檢察院一名干部在自己的駐村日記中這樣寫到。

在“領導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中,區檢察院機關先后派出88名縣處級以上干部深入農牧區,與農牧民群眾結對子、認親戚、交朋友,直接聯系群眾184戶1238人。在駐村工作中,檢察機關駐村工作隊的同志們想方設法為所駐村籌集資金7000余萬元,為農牧民群眾爭取項目344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974個,理清發展思路1350條,協助建立維穩工作制度1280項,排查調處矛盾糾紛1890起,得到駐地群眾的高度贊揚和真心好評。(記者 王杰學)

分享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