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自查報告寫得詳實有據,一件件民生實事深得民心,一項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自我區各級駐村工作隊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日喀則地區各駐村工作隊堅持開門搞活動、認真“照鏡子”,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敢照鏡子”——
傾聽群眾心聲
“我們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首先認真糾正‘懶得照鏡子、害怕照鏡子、側面照鏡子’等錯誤傾向,以民為鏡,不擺花架子、不作秀走過場。”江孜縣藏改鄉4個村駐村工作隊(日喀則地委辦公室派駐)隊長索旺說道。
正如索旺所說,活動開展以來,日喀則地區各駐村工作隊員、村居黨支部“第一書記”和大學生村官積極參與,採取自學、集中培訓、專題討論等方式,提升自身理論水平。通過召開座談會、入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找准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與駐地群眾打成一片,認真開展好“結一門窮親戚,辦一件實在事”活動。截至目前,各駐村工作隊共形成了1300余份調研報告。
社區黨員創新服務“照鏡子”。深入推廣“四聯兩發揮”工作模式,社區黨員成立志願者服務隊,結合黨員特長,通過“分組承諾”為民服務,扑下身摸清群眾需求、解決群眾困難。同時,積極開展“為民服務零距離”活動,為群眾提供清理垃圾、疏通水溝、修葺房屋、播種收割等服務,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做到“黨員面前無困難,困難面前有黨員”。截至目前,各縣(市)社區黨員共走訪幫扶困難黨員和群眾300余人次,為群眾辦實事109件。
“照透鏡子”——
面對面貼心服務
“我們在活動中,注重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創新活動載體,將‘鏡子’往深處照、細處照,使問題和不足纖毫畢現。”昂仁縣達居鄉7個村駐村工作隊(地區衛生局派駐)負責人普次向記者介紹。
這是日喀則地區駐村工作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活動開展以來,日喀則地區不斷深化干部駐村工作,深化“先進雙聯戶”創建評選活動,深入開展弘揚“老西藏精神”教育活動,扎實開展“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大討論活動,認真開展“民族團結黨員先鋒行”活動,開展好“領導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
各縣市結合實際,靈活安排各個環節中的工作,摸索出許多有特色、符合當地實際、深受干群歡迎的“自選動作”。白朗、康馬等縣組織開展的“黨員志願服務”活動,已成立的243支黨組織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解決群眾農牧業生產生活難題1300余件(次)。
日喀則地區還建立起監督評比長效機制,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為導向,將嚴格黨內監督和完善黨外監督相結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擴大黨內民主,完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制度,堅持實行廉政承諾制度、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在基層組織中廣泛開展“黨員群眾民主互評”工作,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認真查擺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抓好整改落實。
“照准鏡子”——
切實轉變干部作風
活動開展以來,日喀則地區各駐村工作隊准確把握“為什麼照鏡子、照什麼樣的鏡子、怎麼照鏡子”等關鍵,注重“五對照、五增強”,尋找差距,永葆共產黨人先進性、純潔性。
學習和思考“如果我是群眾,處在他們的位置,我需要什麼、需要黨員領導干部解決什麼?”在實際工作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持求真務實抓落實,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堅持工作上高標准、生活上嚴要求,做到艱苦朴素、精打細算、勤儉辦一切事情。
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組織先進典型進行巡回演講,讓黨員干部聽演講、聽心得,學先進、學經驗,學會“接地氣”,匯聚正能量。同時,有效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台和電視等新聞媒介,採取拍攝專題片、開設專題專欄,加強宣傳引導,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為民服務能力。
暢通民意表達渠道,拓寬征集意見平台,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征集意見、召開座談會、隨機訪談、公開電子郵箱、電話號碼以及設立接待日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干部群眾對“四風”“兩問題”和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的意見建議,找准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記者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