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對征求到的需要整改的132條意見建議,通過明確責任、明確目標、明確措施、明確進度,立行立改,狠抓落實,已經全部辦結銷號,辦結率達100%。
記者發現,132條意見建議,涉及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中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在整治中,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注重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廉政風險。對中小學辦學過程中存在的擇校、亂收費、課業負擔過重等問題,出台規范義務教育辦學行為若干規定,實施“六個嚴禁”措施﹔針對干部人事、資產管理、工程建設、招生考試、合作辦學等高校腐敗易發多發環節,從建立健全集體議事決策規則、問題及時發現機制等方面,推出18項整改舉措,並制定出台加強和改進全省高校反腐倡廉建設意見,強化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權力監管,從源頭上預防高校腐敗問題發生。此外,會同省監察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人社廳、省新聞出版局等,開展中小學辦學過程中損害群眾利益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就盲目撤並農村學校網點、違規推銷教輔、違規有償家教、體罰學生、違規設立重點班、違規招生考試這6類問題重點整治,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通過聚焦問題、扎實整改,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開展清理發文、會議、檢查、評比等活動,公文減少30%,各類會議減少48%,檢查、評比、考核、表彰減少91%﹔開展“庸懶散”專項整治,加強黨員干部日常管理和年度工作考核,黨員干部隊伍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日益呈現﹔加強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政准則》落實情況督查,“紅包”專項治理和“三公”經費管理取得明顯成效。辦公大樓去年11月份辦公用電較10月份節省31724度﹔機關公車使用頻率大幅下降,行駛裡程數同比下降16.6%﹔2013年前三季度“三公”經費支出同比減少了12萬元。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堅持以改進黨員干部作風為突破口,帶動教育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推動了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在義務教育方面,全省安排50億元資金、3年時間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另外,到2015年,規劃設置農村義務教育學校19304所,比2012年增加979所。在中職教育方面,按照“一縣一校”原則進行整合,全省撤銷中職學校28所、停辦10所、合並7所,促進了中職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在高等教育方面,我省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簽訂省校合作協議,在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全面推進科技協同創新。(記者 李文亭 通訊員 曹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