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扎根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 王軍

2014年01月27日14:25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同志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為民務實清廉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要把這一主題貫徹在稅收工作之中,就要根據稅收工作特點和稅務系統實際,在結合上做文章、在落地上下功夫,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植根。

把握實質聚共識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隻有強化主題意識、把握主題內涵、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才能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植根,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為民務實清廉是黨的生命之本。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証明,隻有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哪怕“黑雲壓城城欲摧”,“我自巋然不動”。但在新的形勢下,一些不符合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的“四風”問題也在滋生蔓延,甚至相當嚴重、積重難返,威脅到黨的肌體健康,威脅到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稅務部門也非真空之地,庸懶散的機關慣性病、官本位的歷史遺傳病、吃拿卡要的行業流行病、追求奢靡享樂的西方傳染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這些問題既具體又直觀,群眾有反映,社會在關注。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放眼世界,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是前車之鑒,也是深刻警示。縱觀歷史,趕考還走在路上,跳出歷史上“其興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仍然面臨嚴峻考驗。隻有施刮骨療毒之舉,才能收除舊布新之效,永葆政治本色、公仆本色、清廉本色。中央決定整治“四風”正是劍指要害,可謂舉一綱而萬目張。

為民務實清廉是民族的興旺之魂。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面對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一往無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的政治宣言和庄嚴承諾,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凝興國之魂、聚強國之力。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敢於啃硬骨、涉險灘,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隻爭朝夕、時不我待地推進改革發展,才能不負人民所望、不辱神聖使命。“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無稅則無財。稅務部門既是稅收收入組織者,又是稅收法規執行者,還是稅收政策制定參與者,在保持“兩個穩定”、落實稅收法定、優化稅制結構的同時,支持全面改革,推進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統籌地區發展、促進社會公平的責任重大、任務繁重。隻有保持優良的作風,敢擔當、善擔當、有擔當,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為民務實清廉是人民的幸福之源。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群眾利益就是黨的至高利益,但凡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制約發展突出的深層問題、屢改屢犯的慣性問題,都是利益關系復雜、涉及群眾面廣的問題,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根源。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積弊已久的“老大難”痼疾頑症入手、從政治局改起,建設為民務實清廉執政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全黨樹立了光輝典范,展示了造福人民的堅強決心和卓越膽識。稅務部門人員多、戰線長、分布廣,與人民群眾聯系廣泛,又處於利益分配的焦點位置,作風好壞不僅事關群眾利益的最終實現和落實,也關系稅務部門的形象,是黨和政府形象的具體表現。隻有把中央的堅強決心轉化為自覺行動,努力打造精銳之師、文明之師、務實之師,才能收好稅、執好法、服好務,把發展好、實現好、維護好群眾利益落實到稅收工作中去。

落地生根茁成長

為民務實清廉是辯証統一的,為民是本質,務實是途徑,清廉是基石,務實清廉都是圍繞為民展開的。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扎根,就要把價值追求落實具體行動上,落地生根、精耕細作、扶正壓邪,創造鮮明的行業特色。

生根於“三個服務”。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扎根,就要把為民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映在稅上,落地生根,做好“三個服務”。一要服務稅戶。稅收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稅務部門要更好地服務稅戶,讓納稅人好辦事、為納稅人辦好事,不斷提高稅戶滿意度。要當好改革員,讓稅戶滿意繳稅﹔當好宣傳員,讓稅戶明白繳稅﹔當好執法員,讓稅戶公平繳稅﹔當好服務員,讓稅戶便捷繳稅。二要服務基層。基層是稅收政策的具體實施者,是稅收任務的主要承擔者,更是全部稅收工作和戰斗力的堅實基礎。要切實為基層減負擔、為基層辦實事、為基層搭平台,夯實基礎,增添稅收事業持續發展的生機活力。三要服務大局。稅收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組成部分,隻有把稅收工作置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才能更有作為。要提升站位,把中央深化稅制改革的戰略部署變為生動實踐,突出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突出抓好組織收入工作,突出發揮稅收調控作用,突出營造良好稅收環境。

精耕於“三個實在”。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扎根,就要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精耕細作,做到“三個實在”。一要任務求實。要尊重發展規律,科學確定稅收計劃,完善評判指標體系,防止簡單地以稅收收入數字論成敗。要堅持依法行政,把依法征稅貫穿稅收工作始終,堅決防止和制止收過頭稅等違法違規行為。要認真落實優惠政策,使納稅人充分受惠。要大力加強稅收分析,確保數據真實、全面、准確。二要干事踏實。要深入調研謀實策,問需於納稅人、問計於基層,把事情弄清、把問題搞准,增強工作預見性。要勤干苦干創實績,忠實履職盡責,把各項工作做深做實做到位。要督查考核求實效,推進績效管理,既重當期業績,更注重長遠和整體發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三要說話朴實。要堅持講真話,堅決防止和反對好大喜功、欺上瞞下、隻報喜不報憂的陋習。要倡導短實新,改進文風會見,做到觀點鮮明、重點突出、言之有物,反對假大空。要加強思想溝通,真刀真槍提意見、滿腔熱情幫同志,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增進團結、凝聚共識、促進和諧。

扶正於“三個禁止”。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扎根,就要夯實基礎,扶正壓邪,做到“三個禁止”。一要執法禁貪。嚴禁濫用職權,規范稅收執法,做到於法有據、程序正當,不得濫作為、慢作為、不作為。嚴禁以權謀私,堅持公器慎用、公器公用、公器公管。嚴禁吃拿卡要,堅決防止和糾正不正之風。二要服務禁懶。嚴禁刁難稅戶,不得對納稅人的正當需求敷衍塞責、拖延扯皮,不得損害納稅人合法權益。嚴禁慢待基層,對基層的困難和矛盾不得熟視無睹。嚴禁不務大局、就稅論稅,要主動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總局戰略要求,服務國家改革開放。三要管理禁散。要嚴明政治紀律,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要嚴格管理要求,堅持科學民主決策、陽光行政,向群眾公開、請群眾參與、讓群眾評判、受群眾監督。嚴禁鋪張浪費,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勤儉辦一切事情。要嚴肅問責追究,對違反黨紀政紀的行為要堅決查處,不縱容、不包庇、不姑息。

強根固本葆生機

“四風”問題有嚴重性、危害性,也有頑固性、反復性,難以“畢其功於一役”。讓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稅務系統深深扎根,就要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使之形成一種管理常態、一種行為習慣、一種行業風尚,強根固本,永葆生機。

在整改落實中固本。解決“四風”問題就要直面群眾關切,對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統籌規劃,標本兼治。一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四風”問題的表現多樣,根源同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立足當前看未來,既從稅收制度頂層設計上著手,在體制改革、制度變革、職能轉換、工作統籌上做文章,又從具體問題上發力,在關鍵熱點焦點問題上下功夫,搞好專項整治。二要整治“四風”問題與解決工作問題相結合。“四風”問題導致工作問題,工作問題反映“四風”問題,要把“四風”問題與稅收工作具體問題統籌解決,力求實效、取信於民。要踐行責任制、強化督辦制、推進公示制、嚴格銷號制、實行通報制,按照改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一項一項整改到位。三要問題整改與思想整頓相結合。“四風”問題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密切關系,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要解決具體的“四風”問題,更要觸及思想靈魂,補鈣強身,不斷加強稅務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在建章立制中固本。要遵循客觀規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作風建設制度機制,使規章制度真正起到防火牆、防波堤的作用。一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抓住主要矛盾,以改革創新精神,直面難題、破解難題,圍繞完善立法、改革稅制、穩定稅負、提高效率的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適應社會需要、符合發展規律、體現中國特色的稅收制、稅收征管、稅務組織、技術支撐體系,讓改革旗幟在稅務系統高高飄揚。二要以制度建設為保障。要按照體現群眾意願、體現改進作風、體現提高效率、體現工作規律的要求,本著於法周延、於事簡便的原則,健全立得住、行得通、管得好的稅收工作,管理、考核、督促制度體系,把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敞開大門搞活動、堅持問題導向等好經驗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同時,要強化執行力、約束力,防止“破窗效應”,揚清激濁,樹立清風正氣。三要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堅決糾正稅務系統行業不正之風,既靠制度,也靠科技,要堅持“制度+科技”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創新突破稅收征管瓶頸、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加強稅務干部管理,依靠信息平台固化制度規定,做到流程監控、痕跡管理。要完善稅收工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信息手段加強考核督辦,推進績效管理。

在文化引領中固本。要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成功做法經驗化、零星探索系統化,使之成為全行業的共同願景、價值追求和精神品質,凝聚事業發展的正能量。一要用思想文化引領人。要弘揚優良學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針對稅務行業特點,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強化“三觀”改造,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知行統一,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要用行為文化錘煉人。要加大稅務職業文化建設,在規范執法和管理行為的同時,提升服務群眾和納稅人的行為能力。要改進和加強稅務干部隊伍管理,實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推進干部交流輪崗,拓展發展空間,在教育培訓和崗位磨練中提升干部依法行政、科學管理能力。三要用精神文化激勵人。要開展“尋找最美稅務人”活動,弘揚稅務系統先進典型,用群眾認可度高、社會影響力大、輻射示范性強的先進典型感召人。要弘揚清廉本色,恪守做人底線,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清貧。要弘揚優良傳統,發揚無私奉獻、勇於擔當、務實創新、抓鐵有痕的時代精神,陶冶干部情操,提升廣大稅務干部的精神境界。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