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信訪局、國務院扶貧辦積極回應社會熱點關注,努力以整改真行動、整改真成效兌現承諾,讓群眾不斷看到作風變化新氣象、為民服務新形象。
國管局在務實求實上下功夫整治作風問題。一是專項整治動真格。開展會議清理專項整治,實現會議數量、支出雙下降,壓減國務院一類會議經費預算2500萬元,壓減率達到38.46%。開展中央國家機關“文明用餐、反對浪費”行動,食堂水電氣消耗下降4%,剩飯剩菜減少60%,廚余垃圾減少30%。專項整治國內公務接待,中央國家機關公務接待費和接待數量同比分別減少33%、50%,各駐京辦事處接待數量平均降幅達70%。專項清理公務用車,強化用車編制管理,堅持報廢一輛更新一輛,重新核編后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減少37%。專項清理辦公用房,中央國家機關86個部門和單位清理騰退辦公用房365萬平方米。專項整治公共機構節能問題,中央國家機關人均用水量、用電量、公務用車用油量同比分別下降4.07%、3.76%、6.46%,單位建筑面積用電量同比下降2.85%。二是改進服務提效能。調整住房公積金申領、住房交易服務大廳等窗口單位工作業務流程,啟用12329熱線服務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開展便民服務,提升了職工群眾對辦理住房交易業務、住房資金申領的滿意度。針對普遍關注的住房管理問題,著力規范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周轉住房的使用管理、租金管理、公租公有住房使用權轉讓和部級干部售房中原購住房退款等工作,把服務工作做實做細。三是建章立制管長遠。健全厲行節約制度體系,參與研究起草《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牽頭研究起草《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會同財政部、中直管理局起草《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都已正式印發﹔會同發展改革委起草《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或修訂加強改進資產配備、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國家信訪局努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突出問題。一是努力解決上訪難。深入推進網上信訪,全面受理網上投訴,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反映訴求、提出意見,引導群眾更多通過網絡平台反映訴求,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和結果全部網絡公開,方便群眾查看辦理過程和結果,不斷降低信訪成本。實行局領導接訪制度,局領導班子成員每周接待群眾上訪1次,面對面聽取群眾訴求,掌握信訪動態。二是努力整治信訪人情案、關系案。明確每月各業務司室提出督查督辦信訪事項,由局長辦公會研究確定后統一安排,防止徇私干預。認真汲取機關一些工作人員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教訓,制定局機關干部“約法三章”,嚴禁刪改信訪數據,嚴禁辦人情案、關系案,嚴禁接受與職務行為有關的吃請禮品禮金,違反規定一律先停職,再視情況處理。三是努力改進信訪處置和考核工作。將對進京非正常上訪的通報方式由各省“大排隊”調整為“點對點”,引導各地方由過度重視穩控向著重屬地解決群眾訴求轉變。建立與信訪問題突出的省區市有關負責同志約談制度,引導地方集中精力化解矛盾、源頭預防。實行訴訪分離,支持政法機關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進一步規范信訪秩序,切實維護司法權威。
扶貧辦聚焦扶貧領域突出問題抓整改。一是著力解決扶貧“單打一”問題。起草《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的意見》並以中辦、國辦文件印發,努力打造大扶貧格局,更有效保障扶貧資源有效利用、社會各界參與扶貧。二是著力解決扶貧“瞄不准”問題。建立精准扶貧工作機制,加強貧困監測,建設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強化專項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的銜接,深入分析各地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實施水、電、路、住房、教育、衛生、文化、增收等重點民生工程﹔以扶貧攻堅規劃和重大扶貧項目為平台,整合扶貧和相關涉農資金,集中解決突出貧困問題﹔健全國家級貧困縣退出機制,鼓勵貧困地區減貧“摘帽”。三是著力解決扶貧導向問題。針對“三邊”(城邊、路邊、景點邊)扶貧、“三重三輕”(重區域發展輕扶貧開發、重大型項目輕民生工程、重城鎮化輕新農村建設)等現象,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由主要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向考核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轉變﹔加大資金管理改革力度,確保項目資金到村到戶、直接用於扶貧對象﹔把專項扶貧資金分配與工作考核、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結果相結合,探索以獎代補等競爭性分配辦法。四是著力解決扶貧“不廉”問題。針對廣西等6省區19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審計中發現的虛報冒領、擠佔挪用、損失浪費扶貧資金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已追繳和歸還違規資金1.32億元,挽回損失0.28億元,處置相關責任人137人。堅持和完善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度,在縣、村全面公告公示扶貧資金項目安排使用情況,主動接受媒體和社會監督,讓扶貧工作始終在陽光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