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的“孝感路徑”何在?政府職能怎麼轉變?要素瓶頸如何破除?6日通過的孝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意見》,系統描繪了孝感今后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280次深入基層的各類調研,功不可沒!”昨日,孝感市委書記陶宏向記者透露,去年春,18個事關該市改革發展的重大課題由“四大家”領導分別領題調研,從宏觀到微觀,從短期應對到長期謀劃,將近10萬字的調研報告成為上述意見的骨架。
調研一直是孝感市委中心組加強理論學習的重要環節。一年多來,他們通過“六個一”聯系基層制度,即抓一個產業集群、聯系一個重點工程或企業、包一個縣市區、挂一個鄉鎮街道、駐一個村或社區、協調一個新社區,共撰寫調研報告上百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50多篇。孝感市委還大力開展調研式督導、拉練式檢查、點評式督辦、專題式督查,去年共開展4次拉練式檢查,各縣市區、各條戰線形成比學趕幫超的發展氣場。
大調研推動了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實施“槐蔭人才計劃”,首次面向全國公開招考縣級干部35名,“招碩引博”近300人﹔出台激活民間投資等十大融資辦法,16億二期城投債獲批,15家企業挂牌“新三板”﹔出台城鄉土地增減挂鉤、盤活閑置土地、發展“飛地經濟”等七大土地增容措施﹔全面推進市、縣機關事業單位大科室制改革,審減內設機構226個。
以思想解放、理論學習和科學調研為基石,“五個跨越”、“五個城市”和全域孝感、打通規劃、漢孝一體等創新理念相繼確立,成為孝感干群齊心協力謀跨越的強大引擎。預計2013年,該市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均增長28%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首次突破千家,達1052家。(記者梁曉瑩、通訊員宋明芳、董想明、周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