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活動動態>>中央部委

質檢總局以改革精神抓整改落實保障民生

2014年01月10日16: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質檢總局堅持改革的精神,以群眾利益為導向、以保障民生為宗旨,結合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提出整改思路、認真整改落實,努力為深化改革、推動發展提供有力的作風保障。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針對外經貿企業提出的減輕企業負擔的意見建議,質檢總局切實改變工作作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要求,積極推動法檢制度改革,促進我國外貿進一步發展。8月17日,質檢總局下發了《關於落實國務院促進外貿發展部署要求改進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工作的意見》,提出切實轉變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職能和管理的基本思路,從轉變職能、推動改革、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角度強調了四個調整:從重微觀的質量檢驗監管調整為重宏觀質量管理、從普遍檢驗監管調整為重點檢驗監管、從進出口檢驗監管並重調整為以進口檢驗監管為主、從管檢一體逐步調整為管檢分離。在調研的基礎上,質檢總局本著“通過制度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的要求,實行了三項主要改革措施:一是“削減法檢目錄”,削減了1550個出口商品目錄,調出的出口商品法檢目錄佔2013年列入法檢目錄HS編碼的72.5%、貨值的82%。二是“促進貿易便利”,取消了大部分出口法檢工業產品口岸查驗、危包行政許可等一批檢驗監管事項,提升貨物通關速度,使企業通關更為便利。三是“管住該管的”。加強對進口產品安全、衛生、環保項目的監管,組織全系統實施為期三個月的進口能源效率標識產品專項核查﹔按區域特點、產品風險,及時安排新調出目錄商品的監督抽查﹔對雙邊協議、市場採購和援外檢驗工作明確了檢驗監管要求,真正做到放開不該管的,管住該管的。

嚴把網售平台商品質量把關,是質檢總局回應群眾關切、創新監管領域的有益嘗試。針對當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網購產品假冒偽劣突出的問題,質檢總局充分發揮質檢職能優勢,促進網售企業及電商平台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維護網絡交易信用,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同時,通過利用網絡信息,追溯違法源頭,拓寬案源線索,提高執法打假有效性。為了從機制上加強對網售平台產品質量的監管,質檢總局授權並支持杭州市質監局搭建“國家網上產品質量監管協作平台”,支持淘寶等電商平台嚴把質量關。該平台由各地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協作支撐,聚集包括電子商務平台、檢驗檢測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學(協)會在內的多方面的資源,旨在實現“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在線抽檢、產品質量風險監測與預警、企業質量信用征集與服務、質量安全舉報投訴、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服務、社會各方互動與交流”等六大功能。質檢總局注重通過建章立制從根本上解決網購商品質量問題,《消費品安全法》的立法工作已經啟動,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將為電商監管提供法律依據,這為消費者網購商品維權奠定了基礎。此外,質檢總局正在制訂《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風險監測規則》、《電子商務風險監測採樣工作管理規范》、《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風險監測不合格處置規程》等文件,布置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工作,探索建立電子商務網上產品質量消費預警機制。下一步,質檢總局將組織開展網購產品執法打假培訓,依托12365系統成立全國網購產品執法打假協作網,授權杭州市12365系統承擔網絡購物投訴舉報信息的匯總分析並依據分類標准將違法信息傳遞至各相關省級12365系統處理。

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有機產品質量問題和有機產品認証証出多門、管理相對混亂等問題,質檢總局狠抓認証監管工作,通過建章立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不受侵害。進一步加強有機產品認証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提高認証信息透明度和認証產品可追溯性。要求各有機產品認証機構在有機產品認証標志編碼前注明“有機碼”字樣,並賦予每枚認証標志唯一編碼,做到信息可追溯、標識可防偽、數量可控制。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嚴格查處違規行為。2013年組織了有機產品市場抽檢,檢查標稱有機產品的糧谷類、蔬菜、水果、茶葉、乳制品、酒類和水產品等7種377批次,查處涉嫌無証生產、超期、超范圍使用認証標識銷售或進口的違法違規案件57起。對獲得有機產品認証的296批次產品進行了檢測,發現不合格產品6個並予以查處。質檢總局還通過建章立制建立長效機制,制修訂了《有機產品認証管理辦法》、《有機產品認証實施規則》、《有機產品認証目錄》、《有機產品》國家標准等規章、標准,使有機產品認証和監管方式科學化、制度化,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