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魯正清:在執法辦案中做好群眾工作

2014年01月10日15:17  來源:雲南日報

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提高執法親和力和公信力

司法機關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踐行執法為民宗旨,必須樹立以人民群眾為本的理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出發,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提高執法親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以依靠群眾為根植於民的力量源泉。首先要樹立以人民群眾為本的理念,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牢記權力來源於人民,必須用來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增強執法為民的理念認同、感情認同和實踐認同,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真正解決我是誰、為了誰、相信誰、依靠誰和“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根本的問題。其次,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發揚司法民主,依靠群眾支持,擴充力量源泉,積極探索專群結合和群防群治的有效形式,注重發揮群眾的有序參與和積極監督的重要作用,充分拓展群眾熱情支持和廣泛參與的途徑機制,依靠群眾懲治和預防犯罪、守護公平與正義,維護平安和權益。第三,牢固樹立執法機關是群眾工作機關、執法工作者是群眾工作者的理念,無論環境和條件怎麼變化,執法為民的宗旨不能改變,群眾路線的傳統不能丟掉,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把傳統有效做法與現代科技手段結合起來,有效提升新形勢下社會溝通能力和服務群眾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公共安全問題、最關注的公平正義問題、最關切的權益保障問題。

以執法為民為服務群眾的價值追求。首先,以人民群眾對社會平安的需求為導向,嚴厲打擊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特別是食品藥品安全、環境安全、生產安全、信息安全的犯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以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為指針,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嚴打“老虎”、勤拍“蒼蠅”,嚴肅查辦執法不嚴、司法不公背后的職務犯罪和侵害群眾利益、損害干群關系的大案要案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犯罪,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法律的權威和公正﹔以人民群眾對權益保障的期待為指引,堅決懲治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醫療、教育、就業、征地拆遷、生態環境、社會保障、涉農惠民等民生領域的犯罪,更加重視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的司法保護。其次,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裁判不公和訴訟難、執行難等突出問題,著力提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能力,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接受監督,從實體、程序和時效上,充分體現公平正義價值理念,使每個案子的辦理、每件事情的處理,都成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具體實踐,使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違法犯罪受到制裁和懲罰,受到侵害的權利得到修復和救濟。第三,堅持人性化執法,把群眾當親人,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深入了解群眾疾苦,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設法排解群眾困難,把執法過程變成服務群眾的過程,既維護群眾利益,又理順群眾情緒,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落實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使執法辦案充分體現群眾的意願,更加貼近民心、貼近群眾。

以群眾滿意為取信於民的根本標准。順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轉變工作作風,加強群眾工作能力建設,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系,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整治對人民群眾消極應付、推諉扯皮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平等地對待每一位人民群眾與公正辦理每一起案件,把人民滿意作為檢驗執法辦案成效的根本標准,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提高執法親和力和公信力。(作者單位:省檢察院反貪局)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