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民生工作“釘”到實處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落實整改真抓實干

2014年01月10日13:47  來源:吉林日報

“這回踏實了,政府給了我一個家。”在長春寬城區的首山逸居公租房小區,第一個搬進這裡的李玉梅大姐,臉上一直挂著的笑容深深打動了記者。“租房17年,酸甜苦辣什麼都有。”看著現在住的公租房,李大姐說,“拿到鑰匙,一進門,心裡都敞亮了。臥室的床、廚房的設備、衛生間用具啥都有,想著這些年顛簸的日子,現在住得踏實啊。”

2013年12月29日,我省第一批公租房投入使用,2625戶中低收入的公租房用戶搬進了8元/平方米的公租房內,李大姐就是這批用戶的一員。公開公正公平的選取方式、人性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獲得了申請公租房群眾的一致認可。

“公租房是政府為百姓做的實事,我們秉承著服務於民、取信於民的原則,將工作做到緊、實、細,做到讓群眾滿意。”長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副局長陳濟生說。

敞開門直面群眾、順序推進不歇氣、解決問題動真格,在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立足行業發展實際,圍繞減負放權、改善民生、提能增效等問題,真抓實干,切實以轉變作風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為了確保釘子釘得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門搞活動,讓群眾參與、監督和評判,通過意見箱、意見函、座談會、實地調研、面對面反饋等五個渠道,三輪征求意見,擺查問題,落實工作,真正做到傾聽百姓的心聲,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裡。

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服務意識差、審批難等問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集中開展了清理規范社會團體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舉措。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所屬的社會團體採取注銷、合並等措施,由原來的31個減少到18個,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將原來保留在廳處室內審批的9項行政許可項目全部納入省政府政務大廳。對廳內現有的22項審批項目一步到位,全部實行集中審批,實現了一個“窗口”進、一個“窗口”出,徹底改變了“前店后廠”的審批方式。

圍繞改善民生的工作實際,2013年,我省啟動了全省城鄉危房和新一輪棚戶區改造工作,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原有基礎上,新增城市危房和塌陷棚戶區5.98萬套改造任務,屆時將使全省6萬余戶近18萬居住在危房中的群眾搬入新居。 全省保障性安居住房共開工建設39.23萬套,開工率115.8%,提前2個月超額完成國家和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萍在接受採訪時說:“面對群眾反映最迫切、最現實、最直接的突出問題,要做到即知即改、立改立行。特別是百姓關心的燃氣安全、飲水安全、住房等問題上,我們將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動民生工作的落實,通過民生工作的落實拉近和群眾的關系,更好地做好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為百姓服務。”

2014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全省計劃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住房28.46萬套,基本建成23萬套,屆時,將改善23萬戶、70余萬城鄉困難群眾住房條件﹔“暖房子”工程計劃新增供熱能力5000萬平方米,建設改造陳舊管網1500公裡,撤並改造小鍋爐房300座,建設調峰鍋爐房和區域鍋爐房共38座,實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新增2000萬平方米,合計完成30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1000萬平方米﹔啟動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全年計劃撤並改造老舊散小二次供水設施1860座,改造陳舊二次供水管網4320公裡,改造樓內老舊管線6480公裡,實施水表出戶。同時,對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環境整治進行綜合整治,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出行環境﹔實施城市市政地下管網改造工程,重點推進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氣、供熱等地下管網的建設改造工作。全年計劃改造建設供水主干網700公裡,改造建設污水管網550公裡,改造建設排水管網400公裡,改造建設燃氣管網550公裡,進一步改善城市市政設施功能。(記者劉姍姍)

分享到: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