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商務部對部分課題進行了專項調研,發現部分課題存在內容復制比率過高、研究成果東拼西湊、承擔單位研究能力低下等問題,不僅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使用效率低下,未能很好地發揮課題研究服務黨組決策的積極作用。為解決上述問題,商務部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轉變作風,緊密結合課題管理的實際狀況,反復研究商討和逐項修改完善等環節,狠抓三個方面工作,扎實進行整改,努力提高課題管理的水平。
建章立制,認真著手修訂課題管理辦法。原有的課題管理模式中課題管理和經費管理分開進行,為便於各司局完成課題研究的程序,商務部將原有的兩個管理辦法合二為一,重點對課題的提出、承辦單位的選擇、課題的評審、績效評估等環節進行修改和完善,增加了計劃外課題的審核條件、承辦單位的條件、擇優選擇承辦單位的程序、課題完成時間、內容復制比率、績效評估、違約責任以及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在提高課題管理辦法的可操作性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課題管理的嚴肅性和執行率,從制度上堵住課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改變管理方式,建設課題管理信息系統。原有的課題管理方式為人工管理,這種方式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且不利於研究成果保存和共享。商務部啟動了課題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工作,以實現與新的課題管理辦法的同步實行,從而實現課題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程序化以及研究成果的公開共享。
組織開展近三年來的課題成果評估。為全面評估課題研究對主要工作發揮作用的情況,商務部委托第三方開展對近三年來課題成果進行績效評估,並於11月完成評估報告,對進一步發揮課題研究服務商務發展的積極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