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懶散木推”是影響機關作風建設的頑疾。近期,農業部機關各司局、直屬各單位按照部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總體部署,仔細梳理“庸懶散木推”在本單位的具體表現,採取多種有效措施自查自糾,治“庸”提“能”,治“懶”增“效”,治“散”聚“力”,治“木”崇“實”,治“推”強“績”,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初步成效。
各司局、各單位採取專題組織生活會、支部會議、座談交流、填寫調查問卷、個別談話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從思想作風、工作效率、工作創新、服務基層等方面,對“庸懶散木推”問題進行了全面查擺,梳理出以下幾種典型病症:業務不精、能力不強、工作標准低效率差﹔懶於學習、懶於思考、懶於做事、工作拈輕怕重﹔工作不積極、不主動、“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進取精神﹔遲到早退、無故曠工、存在個人主義傾向﹔規則意識較差、紀律觀念不強﹔不講大局、政治敏感性不強、政策理解不透徹、辨別能力不強﹔缺乏團隊精神、補台補位意識不強﹔歷史遺留問題久拖不決等。
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各單位按照“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要求,將“庸懶散木推”現象的治理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以“四個結合”切實推動工作作風的轉變。一是領導帶頭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各單位從細微處入手,比節支、比質量、比成果,比實效,以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變化,感覺到新面貌。二是完善制度與保証制度執行相結合。各單位普遍根據新情況和新變化健全完善了制度體系。制定修訂了《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借調人員管理辦法》、《考勤和干部考核制度》、《重點工作督查制度》、《督辦工作規定》、《月重點工作督導制度》等,形成用制度約束機制清除可能產生“庸懶散木推”的土壤。三是立行立改與重在治本相結合。各單位在及時傳達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部黨組有關實施意見精神的基礎上,引導教育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大力弘揚宗旨意識,深入剖析“庸懶散木推”根源,從體制機制上彌補漏洞,找出規律,增強預測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力爭實現標本兼治。四是教育自律與監督他律相結合。各單位將自我監督、組織監督、領導監督和群眾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明確監督重點,形成震懾力量,充分發揮監督執行的保障功能。對群眾來電、來信、來訪進一步落實首問責任制,加強網絡監管,屏蔽游戲、網購等與工作無關的網站,並嚴格監控上網計算機的登錄情況。
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干部對整頓“庸懶散木推”重要性的思想認識,營造了風清氣正、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激發了工作熱情、轉變了工作作風,為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工作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