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做好群眾工作要“八戒”

楚向紅

2014年01月08日15:30  來源:河南日報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提高黨的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好黨的群眾工作,務必做到“八戒”:

觀念上戒“驕”。表現在一部分黨員干部身居要職,高高在上,不願意到基層一線做群眾工作,或者身在基層,卻漠視群眾,對做群眾工作有排斥心理。我們的廣大黨員干部都來自人民,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要堅持與群眾打成一片,必須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減少官氣,消除傲氣,始終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時刻把群眾的疾苦、冷暖、呼聲放在心上。隻有這樣,才能和群眾團結一心,共同推動各方面事業的科學發展。

心態上戒“躁”。表現在一部分黨員干部心態浮躁,工作上隻圖形式不求實效,不到基層調查研究,不找群眾了解實際情況,導致決策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甚至大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等等,不僅影響了地方經濟發展,還嚴重損害了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群眾工作是黨的“生命工程”,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多辦經得起實踐、群眾、歷史考驗的政績,克服不顧長遠、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思想和不良心態,堅決杜絕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和勞民傷財的假政績。

情感上戒“冷”。表現在一部分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強,群眾觀念淡薄,情感上不尊重群眾、不親近群眾、不相信群眾,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態度生硬冷淡,方法簡單粗暴,結果傷了群眾的心,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信譽和形象。因此,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深入到群眾中去,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用真情換取群眾的信任,用真心縮短和群眾的感情距離。

思想上戒“惰”。表現在一部分黨員在群眾工作中存在惰性思想,認為群眾工作是小事,不願意做群眾工作,或者做群眾工作缺乏耐心。這是造成黨群干群關系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消除惰性思想的方法,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勤”字當先,做到嘴勤、眼勤、腿勤,以群眾“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群眾工作的檢驗標准,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

工作上戒“空”。表現在一部分領導干部在群眾工作中不願下功夫,對群眾說官話、套話、甚至假話,不僅不能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反而讓群眾失望和反感。各級黨員干部要切實把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始終貫徹到我們的群眾工作中,從自我做起,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了解群眾的真實需要,不擺架子不做樣子,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群眾工作做實做透做細。

生活上戒“奢”。表現在一部分黨員干部在生活上追求奢華,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有限的社會資源,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也給做好群眾工作帶來了阻力。開展群眾工作,群眾不但會對領導干部聽其言、觀其行,更會查其績、考其廉。因此,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作風,堅決克服貪圖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以身作則,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紀律上戒“散”。表現在一部分黨員干部在群眾工作中組織紀律性不強,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為黨員干部要堅決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不斷增強遵守和維護黨的紀律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牢固樹立廉潔自律的從政理念,嚴於律己、勤奮敬業。

思想上戒“怕”。表現在一部分黨員干部不敢做群眾工作,甚至怕做群眾工作,怕群眾不理解、怕群眾發牢騷、怕群眾出難題,不能妥善處理與群眾的關系。群眾工作是艱苦、細致、繁瑣的具體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直面矛盾,迎難而上,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

(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委黨校)

分享到: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