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四川大學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的實施辦法》,對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改進校內媒體宣傳報道等作出了嚴格規定。根據新形勢,日前學校又新制定了《改進會風文風實施辦法》、《四川大學公文處理實施細則(修訂版)》。通過一系列措施,改進會風、精簡會議、精簡文件簡報,提高文件簡報質量,保証了整改落實工作抓住要害和關鍵環節,取得明顯實效。
學校從嚴控制會議數量、會期和參會人員規模,嚴禁以培訓名義召開會議﹔簡化會議程序,減少出席會議領導人數﹔嚴格會議經費管理,嚴禁套取會議資金。從嚴控制各類文件簡報和內部刊物,防止以信箋頭、“白頭”件等變通做法代替“紅頭”文件。提高文件簡報質量,推行“短實新”文風。
在精簡會議活動方面的具體做法是:實行會議審批制度﹔列入學校每周工作安排的會議活動,要求相關校領導和單位於前一周周四下班之前將會議計劃報學校兩辦統籌協調,兩辦於每周五下班之前確定出學校下周工作安排﹔實行“周四無會制”。各類專題會議和活動堅持對口參加,避免陪會現象﹔除上級部門工作要求和個別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安排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同時參會。校內各級領導干部原則上不能缺席學校會議,確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的,要嚴格按規定請假報批,並做好會議精神和學校各項決策的傳達、貫徹、落實。嚴格控制各種形式的紀念會、茶話會、聯誼會、慶祝會、總結會、表彰會等,各類表彰活動盡可能採取發文形式或結合工作會議進行﹔校內各單位原則上不邀請校領導參加一般性慶典活動、學術會議及各類應酬性活動,確有特殊情況,應將會議安排送兩辦統一協調安排。開短會、講短話、開實會,黨代會、教代會等全校大型會議會期不超過2天﹔全校性工作會議一般不超過2個半小時。會前准備要充分,提交會議審議或討論的文件及匯報材料至少應提前1天發給與會同志,除緊急情況外,原則上不臨時召開會議、不臨時增加議題。學校堅持邊查邊改,在11月29日召開的黨政領導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通報會會議時間控制在70分鐘左右,參會黨員、干部、群眾認為會議重點明確,普遍反映良好。
在精簡文件簡報方面的具體做法是:減少文件簡報。嚴格控制各類文件和簡報(含內部工作交流刊物),沒有實質工作指導和經驗總結交流意義、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刊物)一律不發。凡是可通過電子形式發送的公文,不再印發紙質公文。各二級單位確有需要制作內部交流簡報(刊物)的,原則上隻編發一種,如無特殊原因,應充分利用電子網絡平台,不再印制紙質版。不得在短時間內要求各職能部門、各二級單位就同一問題重復報文。除兩辦外,校內各單位不得對外正式行文。文件要求條理清晰、言之有物,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搞“穿靴戴帽”。簡報要求重點反映重要動態、經驗總結、存在問題和意見建議等內容,減少一般性工作羅列和匯報。加快公文運轉速度。兩辦及時催辦呈送校領導批示的和交職能部門辦理的公文,一般1個工作日催辦一次,力爭5個工作日內辦完和答復﹔緊急公文隨到隨辦,一般1個工作日內辦結。學校堅持邊查邊改,活動開展以來,較上年同期精簡會議74個、精簡文件、簡報37個。
在改進校內媒體宣傳報道方面的具體做法是:校內媒體多宣傳學校的發展戰略和思路,多宣傳學校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的成效進展,多宣傳基層單位及師生的典型事跡和經驗做法。校園網主頁和校報頭版報道具有全局性、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體現學校一流大學建設成效進展、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的新聞,學校領導有關活動若不具備上述特征,不放在主頁和頭版﹔校領導出席會議和活動確需報道的,篇幅一般不超過800字,且多反映與會議(活動)有關的實質性內容和師生參與情況及反響,避免成為“領導講話壓縮版”或“會議紀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