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免小微企業發票工本費、治理“過頭稅”、簡化車輛購置稅征稅流程……27日,國家稅務總局網站公示了第三批整改情況,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稅務總局堅持“一把手”帶頭整改、開門整改,做到整改一項“銷號”一項,不斷提高征稅能力和納稅服務水平。
廣泛聽、主動找、對照查、集體擺,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稅務總局黨組共征求到意見建議1221條,梳理歸並為257條,對涉及“四風”的問題,排出142項整改措施,每項都由領導班子成員認領負責。
不僅如此,稅務總局對整改作“銷號”處理,對各省份稅務部門也按“銷號”督促落實,做到整改一項“銷號”一項,群眾滿意才能“銷號”,不滿意要“補課”。
在局長王軍、副局長解學智的帶領下,稅務總局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責任人等,執行整改“路線圖”,將教育實踐活動“裝在心裡,抓在手中,扛在肩上”。
同時,稅務總局還明察暗訪、自查自糾,開展了“三清三察三審”專項整治,“三清”即開展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和基本建設清理﹔“三察”即察訪“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察訪不依法行政、辦事效率低下的現象,察訪“吃拿卡要報”的現象﹔“三審”即開展“三公”經費、會議經費和專項資金審計。
據介紹,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總局機關和國稅系統比上年同期精簡會議929個、精簡文件5195份、清理評比達標表彰項目205個、壓縮“三公”經費15053萬元、清理超標准辦公用房285647平方米、清理超標公務用車737輛。
“過頭稅”,這是敞開大門聽意見中反映強烈的一個問題,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個別結構單一的地區容易出現。稅務總局經過調查分析,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稅務機關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切實把依法治稅原則貫穿稅收工作始終。
此外,稅務系統落實小微企業暫免收取發票工本費政策,今年以來,已免收6億多元。全國51個省級國、地稅局還試點網絡發票,目前已有287萬戶納稅人使用,這既方便消費者及時取得發票,又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
稅務總局還要求,進一步簡政放權提升服務效能,力爭實現審批事項辦稅服務廳集中受理,避免出現納稅人“多頭跑”現象,杜絕稅務人員執法過程中的隨意性。(記者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