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建設服務型黨組織

任濤

2013年12月24日16:17  來源:陝西日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組織保証和人才支撐。作為基層黨組織,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轉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使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更加符合服務群眾的需要”的明確要求,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著力建設服務型黨組織,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號召力和創新力,動員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各類人才投身到改革發展的實踐中。

著眼服務發展,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落實群眾路線,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就是要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發展、推進發展的能力,在加快發展中體現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藍田縣依托“中國廚師之鄉”和藍田玉原產地保護產品的優勢,科學定位,創新黨組織設置,探索在廚師行業和玉石產業協會中成立黨組織,舉辦了首屆藍田玉加工技能暨創意大賽和廚藝大賽,培育了一批玉石加工技能人才和廚藝人才,用特色人才帶動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還要努力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著力建設一支素質高、作風好、勇作為、敢擔當、能戰斗的基層黨員干部隊伍,以帶動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葛牌鎮溝口村黨員蔡小榮創辦“黨大嫂”農家樂,示范引領25戶群眾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游,實現了脫貧致富﹔小寨董嶺村黨員李田利帶頭種植核桃,現身說法,動員全村群眾栽植核桃2100畝,使核桃成為村民致富的“金鑰匙”……

著眼服務民生,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民生連著民心,基層黨組織是服務民生最基本、最直接的力量。落實群眾路線,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就是要始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謀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藍田縣在全縣開展了“千名干部三問三解促和諧暨千名干部駐村幫扶強堡壘活動”,抽調千名干部進村入戶,切實解決群眾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飲水難、就業難、住房難、信息閉塞等突出問題,為廣大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著眼服務群眾,增強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群眾是發展的執行者和推動者,也是工作成效的檢驗者和評判者。落實群眾路線,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就是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謀劃工作,圍繞群眾利益部署工作,為群眾著想、為群眾服務。藍田縣針對山區群眾居住分散、辦事不方便等特點,推行“黨員中心戶”制度,由黨員中心戶為群眾代辦事務、反映訴求、解決難題,成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有力抓手。“黨員中心戶”制度強化了基層黨組織與群眾的聯系,消除了“號而不從、召而不來”等現象,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

著眼服務黨員,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新力。黨員是黨的細胞,是基層黨建的主力軍。落實群眾路線,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就是要積極適應黨員思想狀況、隊伍結構的新變化,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新能力,努力做好服務黨員的工作。藍田縣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黨建活動日”活動,破解了基層黨建活動吸引力不強、參與范圍不廣的難題﹔以開展“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和“十星創評”載體活動,將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量化細化為承諾、平台、能力、民意、作風、效能、實績、創新、制度、清廉十項內容,每項內容對應一顆星,通過反向扣星或定期評星,評定每名黨員的星級,引導黨員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通過“規范化精細化”定規矩、明目標,提升組織管理水平﹔通過“十星創評”抓落實、強考核,提高為民服務效能,實現在服務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務,形成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愛、管理上嚴格的服務黨員格局,調動廣大黨員以實際行動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造福百姓。(作者系中共藍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分享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