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杜海濤)“現在我們不用到海關現場辦理任何手續,隻要在辦公室盯住電腦屏幕,放行信息立刻就能在海關網站查詢。”12月11日下午,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報關員陳靜向天津海關申報出口一批價值8萬美元的鋰離子電池芯,從申報到放行僅用了9秒鐘。
通關能不能更快些,手續能不能再少點?這是海關在征求進出口企業意見中聽得最多的。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海關總署堅持對症下藥、標本兼治、內外結合、綜合治理,著力解決進出口企業、海關干部職工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能做的馬上就做,該改的馬上就改。
堅持惠民利民,實施通關便利化專項行動。深化區域通關改革,降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企業准入門檻,享受通關便利的企業數量將由15萬余家擴大至近32萬家。11月,對具備條件的進出口貨物實施“屬地申報、屬地放行”。加大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力度,進一步對作業單証進行“痩身”,減少內部審批環節,使企業可以足不出戶24小時全天候報關,進口、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平均減少82%和86%。
堅持正風肅紀,開展窗口服務集中治理。10月底,駐署監察局派出檢查組,對部分直屬海關窗口單位進行了抽查,全面了解窗口服務整治情況。重點抓好窗口服務規范化建設,暢通海關信息渠道和群眾申訴渠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截至12月18日,12360海關服務熱線共接聽咨詢來電376268個,當場答復率達86%。
堅持提質增效,推進機關效能專項整改。全國海關認真落實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工作,進一步理順海關事權,創新管理方式。加強對海關自由裁量權的規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著力提高機關運行效能,海關總署制定了精簡文件、簡報、會議22項具體措施,署級發文同比減少11%、會議減少17%,海關總署機關信息簡報精簡幅度達75%。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24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