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清理校級常設的專門委員會和專項工作領導小組18個”、“華中科技大學對去年12月以來單次消費3000元以上的公款餐飲消費進行梳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以來,31所中管高校針對教書育人、管理服務中存在的“四風”方面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節儉辦學
近日,31所中管高校都已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查擺問題發現,浪費較多、不夠節儉在各高校普遍存在。記者了解到,目前各高校都把狠抓資產管理作為整改重點,力求把寶貴資金用在“刀刃”上。北京大學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強化科研經費管理,嚴禁超標准、超規格使用辦公用房。山東大學取消校領導“特支費”,明確“三公”經費使用標准。中南大學取消正廳以下領導干部、院士相對固定用車,在全校推行公務用車和辦公用房有償使用制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辦公用房進行摸底排查,將數萬平方米會議室、大型場館等公共服務類房屋收回學校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1—9月公務接待費、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會議費等均有20%以上降幅。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對科研經費使用和報銷情況進行稽查審計,嚴肅處理個別教師從科研經費中套取現金的問題。
提升效能
針對“文件會議太多、慶祝表彰和紀念活動太多”的意見,各高校加緊整改。吉林大學對違反會議紀律的28位處級干部在全校進行通報。在山東大學,會議數量、規模、規格和時間均受到嚴格控制,規定“全校性會議原則上安排在校內召開或以視頻方式召開”。
在北京師范大學,所有簡報、刊物都以電子文件方式發送﹔在中南大學,紙質公文也大幅減少,今年7—11月比去年同期減少發文15%。
一些高校著力提高行政后勤服務水平。在浙江大學,行政服務辦事大廳匯集14個職能部門,實現153項審核和服務事項集中辦理﹔在上海交通大學,師生點開校園網主頁的“機關服務評議”網絡窗口,即可反饋意見。
制度治校
瀏覽各高校師生活躍的論壇、社區,一些留言印証著這樣的事實:學校的文件會議少了,校領導在新聞中不再頻頻“露面”了,行政后勤辦事人員態度好多了……
不僅如此,大連理工大學成立制度清理工作組,對現有455項制度進行梳理,廢止53項,修訂58項。東南大學研究正風肅紀、聯系群眾等23項制度規定。上海交通大學推進實施學校“15條規定”,嚴把裝修等基建項目的審批,嚴防超標准裝修、重復裝修現象。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2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