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尤其是學校校級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后,著重在師生員工反映突出的問題上下功夫,立說立行、邊學邊改,以轉變作風為抓手,通過具體的整改措施以抓牢抓實學校的民生實事,努力為師生員工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和氛圍。
“我們要以專題民主生活會為新的開端,按照對照檢查材料查擺的問題,提出的努力方向,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抓住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兩個關鍵,突出工作重點,認真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立行立改,開門整改,兌現整改承諾,發揚釘釘子精神,把整改抓細抓落實。要真正著眼為了師生、方便師生、服務師生,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動真格、求實效,解決落實師生反映強烈的問題。以此贏得廣大師生對我們的信任和期盼。”這是校黨委書記歐可平在學校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總結講話時的強調和要求。
聚焦反映的突出問題,開出治療“藥方”
學校堅持開門搞活動,認真聽取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收集梳理各類問題、意見及改進建議236條。學校領導班子對照黨章,對照廉政准則,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對照師生員工期盼,查擺出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31條,包括對內涵發展的把握和落實不夠、辦學治校中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存在“行政化”傾向,為師生解決民生問題下力氣、花心思不夠,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不強,發揚“耐勞苦、尚儉朴”的優良傳統、勤儉持校的努力不夠,資源共享不夠、重復建設現象依然存在,面子觀念較重,鋪攤子、講排場現象時有發生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學校領導班子深刻剖析了理論學習、政績觀、宗旨意識、黨性鍛煉等方面的思想根源,提出了明確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共計24條:在班子建設方面,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密切基層和師生聯系、健全集體領導機制和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在轉變作風方面,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厲行勤儉節約、改善會風文風、推進民主管理和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在科學發展方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學科內涵建設、提升學科綜合實力,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樹立優良學風教風校風,建立對外合作長效機制、提升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加強財經管理工作、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和加快大學章程制定、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在民生實事方面,明確校區定位、加強校園管理,做好房屋土地資源的統籌使用,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切實關心青年教師成長和做好離退休服務工作。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推進學校科學發展
“截至2013年10月,學校領導牽頭調研45場、現場辦公150余次、課堂聽課60余節,書記校長信箱及時處理回復來信307件﹔校內各單位按學校要求不再另發簡報,上半年校內發文同比減少27%,全校性會議同比減少20%,宣傳橫幅數同比下降了80%﹔公務接待一般安排在校內就餐,嚴格執行因公出國(境)費用開支規定,‘三公’經費開支同比下降10%。校內各單位目前已累計簡化、優化辦事程序97項,紙質文件同比下降24%。”校黨委辦公室主任吳丙山介紹了學校作風轉變目前已經取得的一些具體成效。
據了解,學校領導班子深入貫徹中央 “八項規定”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批示精神,及時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辦法》,結合《重慶大學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方案》,認真開展專項整改工作。
學校在堅持和完善校領導接待日制度的同時,制定了《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基層工作制度》,建立聯系師生長效機制。根據這一安排,校領導每學期至少要有五分之一的時間深入基層、服務基層﹔班子成員每人聯系若干個學院、1個本科生或研究生班﹔每周五下午作為校領導聯系和服務基層的固定工作時間,班子成員須深入所分管單位、所聯系學院和班級,了解情況,溝通思想,聽取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學校正在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比如學校財務部門按照“以客戶為本”的服務理念,將涉及科研經費管理的11項具體業務領域進行整合,為師生提供優質高效的一站式服務﹔精簡校內行政審批事項,優化辦事流程,完善辦事指南,比如學校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項目申報、科技成果登記、鑒定等流程進行優化,外事管理部門進一步簡化了公派研究生辦理、師生出訪交流等手續和流程﹔校內各單位都必須在單位網頁上公開本單位涉及的規章制度、辦事流程、具體事項負責人、聯系方式、辦事地點等信息,比如學校教學部門向學生全面公開與人才培養相關聯的管理辦法、通知要求以及學生課表等信息,學生輸入用戶代碼和查詢密碼即可查看,將轉專業、二轉與輔修、推免研究生、SKTP國創工程項目評審、國內(境)外交流學生申請、自主招生等辦理流程和結果全部在網上公開等等。
學校正努力改善會風文風。“會風文風的整改已經在前一階段取得了的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深知距離中央和師生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將持之不懈地將這項工作抓好。”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舒立春這樣說。他進一步表示,學校已經並將持續嚴控發文數量,加大公文電子化推進力度,實現無紙化辦公,減少一次性辦公用品消耗﹔嚴控會議規模,開短會,講短話,壓縮會議時間,要努力推行跨校區視頻網絡會議,提高會議實效。嚴格執行會議費開支范圍和標准,降低會議成本。學校還定了一項硬性規定:除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決定召開的全校性會議外,一般不召開全校性大會,部門會議盡量合並,原則上不召開專項工作總結表彰會。
此外,學校正參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有關實施細則,其中一項量化的措施是: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全面實行公務卡制度,壓縮部門運行經費,在實現今年部門運行經費實際開支減少10%的目標基礎上,明年預算再減少5%。學校將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意見》,並加大學校信息公開的力度。學校還將完善政令執行督查體制,建立工作問責機制,確保學校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切實鞏固發展 “四風”整治成果,推動學校事業科學發展。
民生實事無小事,一件一件抓落實
自從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學校在改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等事關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方面下足功夫,一件一件抓落實,一件一件做好。
如採礦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用房調整的問題,有同志給學校提出久拖未解,學校班子在對照檢查材料作了檢查,責任在校班子對決策執行的監督和協調落實不到位。發現這個問題后,校領導再次進行了督促、協調,進一步明確了該項工作的責任領導、牽頭單位和時間進度,加強了督促檢查,劃撥實驗室日常建設250萬,學校立項新建實驗室面積840平方米,總用房面積達到6840平方米,達到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用房標准。12月10日科技部組織專家對採礦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驗收,結果很好,對實驗室的成果、條件充分肯定。
學校針對B區第二綜合樓使用年限長,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利用暑假有利時機,啟動了第二綜合樓改造工程,極大的改善了師生學習上課條件。同樣是在暑假,學校對A、B校區的三個足球場進行改造維修,所有燈光運動場地開放至晚上10:00。“這方便了我們晚上過來踢球,這個我在學生時代就希望可以晚上有時間的時候在學校球場踢球的夢想總算成真了!”在學校保衛處工作的王偉老師說。此外,為進一步提供良好的就餐環境,學校對虎溪校區一、二、三食堂和老校區九食堂進行整體改造,在學生宿舍安裝空調和熱水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學生公寓監控系統,實現了學生宿舍安全監控全覆蓋,對進一步加強學生宿舍管理,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學校在收到青年教師反映的取消“特評正高”不利於鼓勵青年人才優質發展的問題后,在廣泛征詢教師意見和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國家關於青年人才發展的有關意見,重新設立3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申報正高級職稱可以不受任職年限限制的特別評審渠道。此外圍繞師生的意見進行具體措施的整改,加強了交通管理,規范車輛運行秩序﹔清理消防通道,維護好消防設施﹔加大校園安全巡查的力度,正逐步解決校內遛狗、車輛佔道等問題。目前已推動成立社區管理中心,對4個校區8個業主委員會作了及時調整。提出了校園環境美化、綠色校園建設規劃,開展住宅區環境整治,完善住宅區功能配套,改善校園環境。學校還投入專項經費,建設重慶大學緊急救助呼叫中心﹔積極發揮“夕陽紅愛心志願者”組織的作用,讓更多志願者與有需求的老同志結成幫扶對子﹔啟動了B區校醫院的維修改造工作,成立了康復理療中心,以滿足教職工的需求。
針對學校師生員工反映的學校網絡的問題,學校啟動了校園網絡提速計劃,升級網絡主干設備,改造學生宿舍網絡,加快實現校園無線網絡熱點區域全覆蓋。同時,加快綜合信息平台建設,改革學校和各單位數據管理制度,完善學校公共數據庫,實現數據的實時共享和分權限查閱使用。加快一卡通系統升級換代。增強數字化校園的管理職能,加快二級單位信息化進程,要求二級單位落實專門的管理人員。建立網絡問題快速反應機制,升級完善呼叫中心服務系統,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啟動信息化體制機制改革。
校長周緒紅表示:“現在學校教育實踐活動已經進入到“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這是教育實踐活動攻堅克難、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我們將結合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專項整治作為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的重中之重,把制度建設作為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制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方案、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制度建設計劃,下決心解決好“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讓學校師生員工能夠更多地感受到學校作風轉變所帶來的新氣象、新面貌、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