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活動動態>>中管高校

北京師范大學:踐行群眾路線 推進本科人才培養綜合化改革

2013年12月17日16: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北京師范大學堅持立德樹人,強化人才培養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召開8次征求意見座談會,廣泛聽取教授代表、青年教師代表、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學校教學指導員委員會、杰出校友代表等各方面意見,總結本科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不足、學生專業和課程選擇機會少、國際交流程度低、教學方式方法和考核評價方式單一、配套管理制度滯后和教學條件和資源缺乏等。針對問題,學校制定《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計劃》,共20條,包括優秀人才選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個性化發展、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國際視野拓展與國際競爭力培養以及政策制度保障六大計劃,加強統籌規劃,深化人才培養綜合化改革。

選拔優秀人才是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基礎。學校進一步拓寬招生專業口徑,積極推進按相關學科或專業大類寬口徑招生。同時實施英才興趣發展引導計劃,採取夏令營、先修課程等自主招生方式,逐步形成大學與高中的有效聯動和銜接,以及高考與高中綜合評價相結合的多元招生機制,提高生源質量。

體制機制創新是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根本途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全過程育人,推進專業學習和素質發展相結合,營造學習、生活和實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育人環境。探索專業設置的新機制,支持學生跨專業學習,自主構建知識和能力結構。強化部院系人才培養主體地位,支持大膽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和新機制。重點支持拔尖創新人才改革,推進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改革學期制,嘗試小學期。

學生個性發展是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關鍵。學校增加專業選擇機會,提高接受比例,鼓勵學生自主構建個性化修讀方案,擴大學生的專業選擇權。降低學分總量要求,保証選修學分比例不低於總學分的1/3和實際開設的選修課程數量不低於學生應選課程的1.3倍,優化學分總量和結構﹔開設新生研討課、專業導論課、學科前沿課程,加快實現課程開放和共享,深化課程建設和改革﹔改革教學模式與學習評價方式,爭取40人以下小班授課數達到一半以上﹔試行新生導師制,改革助教制度,發揮優質師資對學生學業指導和人生引導的作用﹔進一步建設網絡共享平台,積極推進基於網絡學習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

增強實踐創新能力和擴展國際視野是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根本要求。學校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各類專業實踐教學學分數,文科不低於20%,理科不低於25%,加強本科生專業實踐、創業創新、社會服務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完善就業指導服務,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能力。支持院系聘請高水平外籍專業教師,提高全英文課程比例到10%以上,對試點學院、勵耘學苑和瀚德學院比例提高到30%以上,逐步提升本科生外語能力﹔將在校期間境外學習交流學生比例提高到15%以上,應屆畢業生出國留學比例爭取達到20%以上,為學生提供多種境外學習交流機會,擴展國際視野,增強國際競爭力。

政策支持和完善制度是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實行本科教學質量責任制,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是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主管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建立院系教學質量報告公示和問責制,定期公布數據,並以此為依據調整經費等教學資源﹔嚴格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每年至少承擔1門課程教學任務,授課時數>32學時/年。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聘任和考核的首要任務,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健全本科教學激勵機制,加大投入,形成長效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