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著力改進群眾工作方法

楊成熙

2013年12月13日13:49  來源:解放軍報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位的是樹牢群眾觀點,關鍵是貫徹群眾路線,重點是改進群眾工作方法,目的是匯聚起推進強軍實踐的強大力量。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最終都要通過群眾工作方法來貫徹實現。

突出固本培元,這是改進群眾工作方法的基本前提。古人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本”。官兵是部隊建設的主體,隻有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發揮官兵的主體作用,官兵才會把部隊當家來愛、當家來建。要切實端正對官兵的根本態度,深刻認識“四大危險”的症結所在,充分看到聯系官兵就如魚得水、脫離官兵就如樹斷根,學習官兵就能開拓進取、輕視官兵就會固步自封,為兵解憂就能贏得支持、侵佔官兵利益就會遭到反對,始終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與官兵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真正把官兵當主人看待,屬於基層的權力毫無保留地讓官兵去行使,屬於基層的工作放心讓官兵去做,屬於基層的義務盡量讓官兵去承擔,屬於基層的經費如數按時下撥到位,讓官兵挑大梁、唱主角,當好自己的家,干好自己的事,不斷激發官兵獻身強軍實踐的內在動力。

注重民主增力,這是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環節。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軍事民主,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三大民主”,對保持我軍性質本色、增進內部團結、激發戰斗精神和創造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要保護和引導官兵的民主意識,堅持重大決策問計於官兵、難題攻關借力於官兵,發指示、定計劃,首先組織官兵廣泛討論,有效集中官兵的意見建議,確保定下的目標任務得到官兵的深度認同。積極暢通民主渠道,搭建官兵表達訴求的平台,建立健全直接聯系官兵的工作制度,定期聽取官兵意見建議,努力使我們的領導決策更正確、更科學。堅持向官兵學習,拜官兵為師,充分肯定官兵的創新成果,對行之有效的做法要及時歸納提煉和推廣,確保創新活力源源不斷迸發。

用好網絡問政,這是增強工作活力的時代要求。黨員干部不懂網絡,就不能真正讀懂官兵的鮮明時代烙印﹔疏遠網絡,就不能全面了解官兵的思想工作生活實際﹔排斥網絡,就會失去聯系官兵的一根紐帶。面對攜帶“信息基因”的官兵,黨員干部要帶頭加強前沿知識學習,提高信息素養,掌握網絡技術,努力做到與官兵溝通聯系快捷高效,切實使工作方法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與官兵特點需求合律合拍。積極拓展網絡陣地,開辟和用好事務公開、首長信箱、監督平台、熱點評論、網絡輿情、建言獻策等欄目,引導官兵在把握原則要求的基礎上暢所欲言,發有價值帖、提出好建議,推動網絡問政融入官兵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

堅持形象感召,這是贏得支持的無聲號令。習主席深刻指出:“群眾看一名干部是否稱職,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樣子’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官架子’”。改進群眾工作方法,黨員干部既要認真抓,更要帶頭做。要加強黨性修養,不斷強化黨的意識、黨章意識、黨員意識,時刻對照黨性這把尺子剖析思想、反思言行,牢記生活之中有政治、交往之中有原則、娛樂之中有紀律,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園,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風格、風骨和風度。堅持秉公用權,牢記受權於民、用權為民,深刻汲取少數黨員干部違法犯罪的教訓,帶頭學習黨紀國法、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強化對制度的敬畏之心,自覺束縛權力的惡性。保持艱苦奮斗本色,牢記“兩個務必”,嚴格遵守黨員干部工作生活待遇規定,工作向高標准看齊,生活待遇就低不就高,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源源不斷向官兵傳遞正能量。

重視官兵評判,這是改進工作的“助推器”。黨員干部想問題、作決策,都要注重傾聽官兵呼聲、體現官兵意願,以官兵需要不需要、擁護不擁護、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積極回應官兵關切,視官兵呼聲為第一信號,大力整治傾向性問題和發生在官兵身邊的突出問題,並及時向官兵反饋,彰顯解決問題的勇氣和為官兵服務的決心。適時組織滿意度測評,檢驗工作成效、反思存在不足,把准官兵脈搏、理順官兵情緒,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公信力、凝聚力、號召力。建立健全獎懲機制,把貫徹群眾路線、改進群眾工作方法作為考察考核黨員干部的重要指標,黨員干部下部隊提前通報和明確有關規定要求,主動接受組織和官兵的監督,對公論好、實績突出的同志要大膽提拔使用,對違規違紀的人和事,嚴格責任追究,不搞“降格”處理,著力形成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

(作者單位:雲南省軍區)

分享到: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