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

在踐行群眾路線中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貴州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12月13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確立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當前,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以貴州省為例,2012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僅為69%,要做到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每年需要至少提高4個百分點,發展任務非常艱巨。欠發達地區同步實現小康,既需要中央和外部關心支持,更需要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斗。這就要求我們積極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凝聚起全省人民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強大力量。

  調動群眾支持參與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熱情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勝利之本和力量源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貴州省要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就必須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共識與合力。

  給群眾鼓勁,讓群眾想發展、盼小康。深入宣傳和發動群眾,是調動人民群眾支持參與同步實現小康的重要前提。應當說,欠發達地區的干部群眾具有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保持著勤儉節約、艱苦朴素的本色,但為什麼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呢?除了客觀原因,主要是因為發展意識不強、發展能力較弱、發展思路不寬、發展信心不足,甚至存在不思發展、甘於落后、習慣於“等靠要”的“貧困意識”。通過思想動員,使廣大干部群眾點燃發展激情、樹立發展自信、理清發展思路,是欠發達地區同步實現小康的基本前提。貴州省自去年以來,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大討論,讓廣大干部群眾在討論中逐步樹立敢於爭先、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包容合作、搶抓機遇、勇於擔當、干字當頭、立說立行、工業主導、主動爭取的意識,顯著增強了全省4000多萬各族人民群眾同步實現小康的信心。

  讓群眾參與,推動科學民主決策。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在新形勢下,堅持科學民主決策,讓人民群眾參與到改革發展的決策中來,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有利於凝聚改革發展的共識。著眼於同步實現全面小康,貴州省近年來高度重視拓寬參與渠道、搭建參與平台,讓人民群眾參與實現跨越發展、轉型發展、科學發展的重大決策。特別是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開門搞活動,設立了“書記省長——群眾直通交流台”,努力做到知識缺了就到群眾中去學習、辦法少了就到群眾中去尋找、工作難了就到群眾中去請教,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支持參與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熱情。

  由群眾評判,確保發展為了群眾。我們黨的一切工作和奮斗都是為了造福人民,我們的工作做得好壞應當由人民來評判。在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實踐中,貴州省反復強調,要真正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政策措施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工作成效的根本檢驗標准,堅持絕大多數群眾認可的全面小康實際成果,不能簡單以指標數值代替直觀感受﹔“干部能干不能干、全憑群眾說了算,工作干得行不行、要靠老鄉來點評”,真正把評判權交給人民群眾。

  讓群眾共享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成果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關鍵是讓人民群眾得到利益和實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關系貴州省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在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實踐中,貴州省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讓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眾。

  解決突出問題,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同時我國發展很不平衡,區域、城鄉之間發展差距較大。就全國而言,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就欠發達地區而言,集中解決突出問題,努力消除貧窮落后,奮力實現后發趕超,則是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由於自然條件較差和歷史欠賬較多等原因,貴州省目前還有上千萬的貧困人口,無論貧困人口絕對數還是貧困發生率、返貧率都高居全國前列,加快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針對這種現實,貴州省注重抓住主要矛盾、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不動搖,堅持工業強省與城鎮化帶動的主戰略不動搖,堅持在發展的基礎上滿足人民要求、改善人民生活不動搖。

  創新社會治理,妥善協調利益關系。當前,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和利益訴求趨於復雜多樣,不僅求生存、求安全,而且渴望發展、渴望出彩、渴望尊嚴、渴望體面。如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和利益訴求,是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具體到貴州省來說,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和利益訴求最核心的是收入、最突出的是脫貧、最長遠的是教育、最根本的是就業。在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實踐中,貴州省注重運用統籌兼顧的方法,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正確認識和處理不同層面的利益關系,努力實現加速發展、轉型發展、公平發展的有機統一。

  完善保障機制,維護群眾各項基本權益。讓群眾共享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成果,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維護群眾各項基本權益。群眾的基本權益,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權益,包括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權利。要維護好群眾的這些基本權益,就要健全相應的保障機制。貴州省抓住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針對活動中查找出來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加強建章立制:既梳理現有制度,對不合時宜的制度進行修、改、廢﹔又把實踐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和經驗上升為制度,努力維護群眾的各項基本權益。

  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關鍵在於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切實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在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實踐中,貴州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積極主動地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在深入基層中提升能力水平。大力推進干部下基層活動,從“萬名處長下基層”到“兩萬干部下基層”再到“三萬干部下基層”,先后探索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的“一線工作法”與風險評估先行、防范化解聯動、建設與調解並進、發展與穩定統籌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組建了群眾工作中心,把信訪局由過去的中轉站變成終點站,促使廣大黨員干部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中提高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創新載體中增強工作實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搭建黨群干群之間溝通、協商、合作的平台,強調平台既要體現地區、部門特點,又要體現平等性、互動性,真正有利於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解決實際問題。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探索出了以“忠實務實實干興省,同心同苦同步小康”為主要內容的活動載體,取得了明顯成效。

  (執筆:徐  靜)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13日 07 版)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