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咸陽秦都區群眾有一個新發現——

區干部下基層大多隻身一人

2013年12月09日16:37  來源:陝西日報

咸陽市秦都區許多群眾今年都有一個新發現:區上干部下基層,大多是隻身一人,走村訪點問得細,看得真,查得實,群眾的難題解決得更徹底。這是今年該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的一大新變化。

今年秦都區委在全市率先開展“駐二晉一創五星”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38名區級領導每人包抓一個相對落后村,通過兩年的駐村,使包抓村在“升級晉檔”活動中晉升為一類村,村級黨組織和黨員達到“五星”標准。這次活動,秦都區對領導干部提出明確要求,下基層一律不准提前打招呼、不准帶工作人員、不准安排陪同,真正做到作風實、底子清、情況明。

親自參與、親力親為,摸清第一手資料

3月27日,38名區領導都先后下到包抓村,走村入戶,了解民意,不搞中間傳遞,擺脫層層陪同,與群眾面對面地談心交友。活動開展以來,區級領導累計下村700多人次,了解到一大批群眾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從村上回來后,幾個領導同志聚在一起交流,都感覺這次下基層收獲不少。一個說:“過去也經常下鄉搞調研,但往往是前呼后擁、層層陪同,看到的都是表面現象,聽不到群眾的心裡話。這次一個人下去,跟群眾聊聊天、扯扯閑話,才真正了解到群眾想的啥、想要啥。”一個說:“這次下去,發現基層問題還真不少,盡管都是些小問題,但我們過去掌握的還不全面,也反映出我們平時和群眾的聯系還不夠緊密。”另一個說:“下村以前,我對這次包抓應該怎麼干心裡還沒有底,通過和群眾交流、和村干部溝通,心裡一下有了底,下一步怎麼干還有很多想法。”

截至目前,全區干部共深入駐點8000多人次,撰寫調研報告600余份,收集梳理各類意見建議10大類700余條。

親自參與、親力親為,協調解決問題

為了避免走過場、確保活動實效,秦都區建立了“統計台賬”、“執行督查”和“跟蹤銷號”制度,每名領導下基層的時間和次數、走訪群眾的戶數、召開座談會的次數、擬辦的事情及進度情況等,都一一記錄在台賬上,使整個調研工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管理系統。之后,由4個督查組專門督辦事情的辦結情況,辦結的事情還要安排專人回訪,看群眾是否滿意。群眾滿意的可以銷號,不滿意的必須整改,直到群眾滿意為止。

為了把群眾的事情辦好,包抓干部不但要反復到村上調研、座談、商量方案,還要積極跑市進省,向上爭取資金和項目,都怕自己的包抓點落在了后面。有的領導干部坦言:“過去我們是教練員、裁判員,具體的工作有基層同志去協調落實,這次事事都要自己干,不但要想辦法、出主意,而且要搞協調、抓落實,真真正正當了一回運動員,問題解決了心裡才踏實。”

據統計,活動開展以來,該區已為群眾辦實事上千件,涉及資金6000余萬元,其中爭取省市資金3000多萬元。目前,已整修活動場所6處,在建村活動廣場7個,硬化道路45條33.3公裡,新打機井24眼,改造渠道10公裡,新修排放暗管40公裡,整修排水管道8500米。

親自參與、心心相融,加深干群情誼

“過去也開展了不少活動,但是不夠深入,觸動不深,振動不大。經過深入思考,我們認為問題還是出在領導干部身上。所以,我們這次要求領導干部必須親自參與、親力親為,以達到四個目的:一是讓干部走下去,深入基層‘接地氣’,和群眾交朋友,真正讓老百姓感受到干群‘魚水情’﹔二是掌握基層實際情況,查找和改進工作不足,尋找推進基層工作的好方法,用以指導基層工作﹔三是實打實解決群眾難題,為老百姓辦實事﹔四是鍛煉干部、教育干部,促進干部作風的持續好轉。”區委書記陳肖坪說。

許多群眾也動情地說:“領導能親自到咱家裡來,問咱的生活情況,還幫助咱解決困難,讓人感覺心裡很踏實,黨的好作風又回來了。”(高 航 張 瀟 史阿陽)

分享到:
(責編:吳斌、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