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年終總結提上日程,一份《十招教你沒業績如何寫好年終總結》的“秘笈”也在微博上流傳開來。其中“沒有質量就先湊分量”、“越是沒有內涵,越要注重形式”的“招數”,讓一些黨員干部“怦然心動”。
年終總結是對一年工作的總回顧,要寫好寫實並不容易,既費時又費腦力。許多人因此將其視作負擔,但又迫於評優和考核的壓力,不得不敷衍應付。這份用分量湊質量、用形式代替內涵的“秘笈”,無疑滿足了部分人既想應付又想邀功的心理。但是,無論形式和技巧再怎麼花哨,最核心、最重要的依然是總結的內容本身。如果一談成績就注水造假,一講不足就遮遮掩掩,滔滔不絕全是“正確的廢話”,結果隻會陷入嚴重的形式主義之中。
形式主義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取得實質成效的“大敵”。年終總結作為考核改進作風情況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狠剎形式主義之風,力戒焦躁輕浮心態。在總結中多寫實情,多說實話,認清自己,找准症結,按照“照鏡子”的要求寫實寫好,才算寫到“正點子”上,才能真正達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效果。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0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