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要聞要論

不斷把部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李春艷

2013年12月02日08:43  來源:解放軍報

  習主席在視察部隊時強調,要堅持按照標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不斷把部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努力實現作風建設根本性好轉,以良好作風推動部隊全面建設。這一重要指示,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長遠指導性。貫徹落實這一重要指示,必須堅定信心,鍥而不舍,善始善終地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之以恆地加強部隊作風建設,以優良作風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堅強保証。

  破除思想障礙 深化思想認識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大舉措。經過前一段廣泛開展學習教育,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特別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收到了明顯成效。作風建設就像登泰山,最怕半途而廢。當前,應當按照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要求,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作為,從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關系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的高度,以走在前列的標准把作風建設抓緊抓實抓好。

  防止和克服“差不多”的思想,增強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加強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的真正理解,不是讀了幾本書、了解了一些理論知識就能一下子解決好的。牢固樹立群眾觀點,需要經過反復學習、反復實踐、反復認識。學習越深,接受教育越多,實踐越自覺,就越能認識真理,越能增強黨性,越能提高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有一個不斷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在學習教育上,千萬不能有“過關”思想和“差不多就行了”的應付心態,而要聯系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持續抓好學習教育,通過學習教育真正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防止和克服“與己無關”的認識,強化責任感和緊迫感。有的黨員干部認為改作風是高層領導的事,與普通黨員干部關系不大﹔有的存在觀望等待心理,不主動從自身改起,這種思想傾向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作風建設,人人有責。以反“四風”為重點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全黨范圍的馬克思主義整風運動,每個黨員干部都不是旁觀者、局外人。須知,每個黨員干部身后都有群眾,有千萬雙眼睛時刻盯著,其作風建設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到群眾的情緒和信心,影響到教育實踐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既要抓好黨委班子和領導干部這個重點,又要抓好廣大黨員干部的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以主人翁的姿態,把自己擺進去、融進去,認真查擺問題,觸及思想,見諸行動。

  防止和克服“一陣風”的認識,樹立長期抓、反復抓的思想。教育實踐,關鍵在整改落實,把問題解決到位。“四風”問題由來已久,積弊成習,為害甚烈。解決這些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教育實踐活動越深入,觸及的越是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解決起來情況更復雜、難度更大,需要持續抓下去才能鞏固成果,擴大戰果,一旦鬆懈就可能前功盡棄。改作風最忌“一陣風”。集中教育畢竟時間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很多工作還要靠平時持之以恆地努力來推進,常規性問題的解決需加大力度,遺留問題的解決需集中攻堅,新發現問題的解決需及時跟進。黨的建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改進作風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牢牢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聚焦頑疾沉疴 解決突出問題

  把部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需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一事一事地抓,一仗一仗地打,著力在糾治官兵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見到成效,在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上見到成效。

  以整風精神打好“攻堅戰”。官兵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制約部隊建設的深層次問題,往往都是矛盾的焦點,涉及各方面的關系,觸及不少人的利益,解決起來難度較大,必須堅持黨性原則,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有敢於較真的態度和無私無畏的精神。在原則和法規面前,許多問題是不難解決的。領導干部面對作風建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一定要“硬”起來,向自身開刀,不怕“鬼”,不信“邪”,以拋開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氣,以較真碰硬、敢於交鋒的精神,以深挖根源、觸動靈魂的態度,集中力量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精神懈怠、用人不公和違規住房、超標准接待等問題,對問題嚴重、頂風違紀的,要按照黨章和法規進行嚴肅處理。

  嚴防反彈打好“阻擊戰”。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一抓就好轉,鬆一鬆就反彈。要正確研判形勢,對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果不可估價過高,不可盲目樂觀,不可麻痺鬆懈。在專項整治的強大壓力下,“四風”問題得到明顯糾治,但不排除有些不良作風穿個“馬甲”,換種形式,改頭換面,迂回出現,其隱蔽性更強,危害性更大。對“四風”問題容易反彈回潮的問題,應有思想准備,見微知著,邊整邊改,窮追猛打,下大力糾治“躲貓貓”、打折扣的現象,堅決防止和克服搞變通的問題。

  踏石留印打好“持久戰”。作風建設是黨長期執政情況下的一個永恆課題。加強作風建設,既要通過集中整治、雷霆手段,取得水到渠成的成效,又要防止“急躁病”和“速勝論”,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要按照教育實踐活動的時間節點、方法步驟、主要環節,深入貫徹落實習主席“三個著眼”“三個見到成效”的要求,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認真解決,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和狠勁,解決作風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通過量變的積累最終實現質變的飛躍,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健全制度機制 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

  制度具有根本性、規范性、穩定性、導向性。完善的制度機制,是加強部隊作風建設的基本遵循。制度機制問題不解決,作風方面的問題也很難解決。因此,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要取得認識成果、實踐成果,又要取得制度成果,建立健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持續發揮制度的激勵、約束作用,把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注重制度的體系化。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是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應當把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上升到制度層面,完善已有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廢止過時制度,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堅持用制度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規范化。要把制度的“籠子”做精細、編牢固,“篾條”都用“鋼”來做,“篾條”與“篾條”之間要卡緊,壓縮自由裁量的空間,減少自由發揮的選項,使作風建設的“軟指標”變成“硬尺度”,既能防“蒼蠅”,又能關“老虎”,有效抵御各種不正之風的侵襲。

  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好的制度還要靠執行。有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危害還要大。制度規定釘是釘、鉚是鉚,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要用嚴明的制度、嚴格的執行、嚴密的監督,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良好局面。在制度執行上,要貫徹“求實務實落實”的要求,防止制度執行起來“變軟”“變味”“變鬆”,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無視制度的各種行為,嚴格問責動真格,通過組織和紀律手段確保作風建設制度落到實處。

  發揮制度的導向性。“法嚴則人思善,法弛則物生惡”。隻有把制度學習好、理解好,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在轉變作風進程中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發揮制度的導向功能,關鍵在上層、在領導。在落實作風建設制度上,上級有決心,下級才有信心﹔領導作了榜樣,普通黨員才會跟上。領導干部在轉變作風中承擔著更多責任,要從我做起,做好表率,當好示范,切實形成上級帶頭、領導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動局面。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