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子時,一旦觸及堅硬,釘子就有可能反彈反跳。隻有找准方向,一錘一錘不停敲,釘子才能釘進去。改作風也是如此。當前,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陸續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階段。這是攻堅克難、取得實效的關鍵階段,也是對改作風決心和智慧的重要考驗。
民主生活會上,各地領導干部拋開面子揭短亮丑,查擺問題積極整改,受到了群眾歡迎。但也有一些干部滋生“闖關”思想,一些地方和單位在整改中存在“鬆”的情緒、“軟”的現象、“拖”的問題:有的敷衍塞責,認為對照檢查結束就萬事大吉,可以歇口氣了﹔有的虎頭蛇尾,問題找出來了,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有的避重就輕,對存在問題做選擇性整改,隻改容易的,難的繞道而行﹔有的光說不練,思想上有觸動,落實上沒行動,瞻前顧后、左顧右盼。
思想決定行為。出現這些問題,根本原因還在於思想上不過關,認識上沒到位,態度上欠端正。有的黨員干部依然覺得“四風”問題與己無關,缺少聞過則喜、聞過即改的胸懷和魄力﹔有的存在“被動應付”心態,隻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私心作怪,唯恐認真整改,緊箍咒箍緊了,自己的權受控了,約束太多不自在﹔還有的揣著明白裝糊涂,擔心拔出蘿卜帶出泥,傷及自身,形象受損、仕途受阻。
思想障礙不去,整改難以到位。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過程中,問題解決將由淺水區邁向深水區、由治標轉向治本,會受到觀念、習俗、慣性的影響,也會遭到既得利益和復雜關系的掣肘。隻有保持思想上的警惕,時刻從群眾的立場和視角想問題作決策,聚焦問題不散光,堅持標准不鬆懈,才能做對選擇,把作風建設推向前進。反之,在思想上放鬆一尺,就會在行動中下滑一丈,其結果,杜絕了今天的大吃大喝,堵不住明天的驕奢淫逸。改進作風必須增強問題意識,對問題麻木不仁,何談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就會陷入“整改——反彈——再整改——再反彈”的怪圈。
找出問題只是“前奏曲”,不是“休止符”。一天不自我洗滌,“灰塵就向我們臉上大批地扑來”。要及時“回頭看”,看學習教育是否扎實,查擺問題是否到位,開展批評是否認真,立行立改是否見效,不足的要“補課”,不夠的要“加把火”,走了過場的要堅決返工重來。
“要防止一些同志產生對照檢查就是‘闖關’的思想,不能以為過了這一關就可以萬事大吉了。”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也是群眾所期盼的。越往后越要堅持標准,越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找准方向,一個釘子一個眼,一以貫之地將釘子釘下去,把問題解決好。要切中要害,沉穩用力,尤其要剖析問題產生的思想根源,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隻有把群眾路線融入血液,才不會蒙混過關,避免“闖關”。要用力均勻,整改要細化步驟,作出計劃,沉下心來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落實。要久久為功,用韌勁啃“硬骨頭”,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同時,通過建章立制,拆除利益的藩籬,清除“四風”滋生的腐土,鞏固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打贏改作風的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