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認知與認同:群眾路線教育的兩個層面

陳曉杰

2013年12月02日08:38  來源:光明日報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使全黨同志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共產黨人要對其有一個前提性的認知,最終形成一種價值認同和實踐自覺,這是學習和踐行群眾路線的有效途徑。

  深化認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前提性訴求

  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開展黨員群眾路線的認知教育就是讓共產黨人對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有一個具體認識和整體感知。群眾路線的認知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它表現為共產黨人的多方面訴求。

  群眾路線反映了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訴求。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始終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黨對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訴求的明確回答。世界觀決定人生觀和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決定了共產黨人必須樹立明確的群眾觀念,將自己的生死、榮辱和苦樂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起來,堅定地走群眾路線,就是共產黨人應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表現為價值追求和價值標准,也就是共產黨人為誰而存在和為什麼而存在的問題。從堅持馬克思的“全人類的解放”,到中國共產黨的“為人民服務”“三個有利於”“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庄嚴承諾,都深深表明,共產黨人就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存在的。

  群眾路線體現了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訴求。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和價值追求,宗旨意識強、群眾觀點強,才會有為民務實清廉的自覺,才會有好的精神狀態,也才會在關鍵時刻把個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否則,就會淡漠群眾、忽視群眾,各種不良作風就會滋長起來。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加強共產黨人對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認知教育,始終堅持將群眾路線融入實際的工作生活當中,自覺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群眾路線表達了共產黨人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訴求。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是共產黨人秉承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具體表現,是黨對人民群眾態度的一種表達方式,而是否堅持群眾路線,就是這種作風優良與否的評判標准。縱觀黨的歷史,黨始終沒有忘記思想和作風建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多次整肅黨風黨紀的活動,以人民群眾為依托,不斷地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從而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在新階段,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再次將堅持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的訴求,是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要之舉。

  加強認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自覺性依歸

  群眾路線是在實踐過程中被人們所共識的一種價值模式。加強黨對群眾路線的認同,就是要讓共產黨人將這種價值模式內化吸收,並使其成為共產黨人在處理與人民群眾關系時的思維准則和價值取向,這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自覺性依歸。

  強化情感認同,自覺站穩群眾立場。黨要在情感上貼近群眾,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自覺地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真正做到俯下身子問民情,邁開步子訪民意,甩開膀子解民困。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干工作,把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情感提高到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來看待,把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當做本職和使命,視人民群眾的需要為自己的需要,以人民群眾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開展黨員群眾路線教育,就必須強調共產黨人對人民群眾在情感上的認同,使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成為真正的自覺行動。

  增強理論認同,自覺貫徹群眾路線。群眾路線的貫徹、工作作風的轉變,前提在於認識水平的提高,在於思想理論的自覺。提升對群眾路線的認識水平,就是要增強學習群眾路線的自覺性,並將其內化為指導實踐的價值標准,最終形成理論上的認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作為黨的基本觀點和生命線,是黨和人民群眾長期實踐活動的共同思想理論結晶,它的出發點就是人本身,因而能說服人,得到黨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增強黨對群眾路線的理論認同,自覺貫徹群眾路線,要把握住人民群眾這一根本,使群眾路線具備理論上的徹底性,這是黨掌握群眾,獲得人民群眾支持的根本保証。

  增強實踐認同,自覺做到知行合一。理論的產生和在實踐中的運用,都與人們的需要特別是人民群眾的需要有關。黨和人民群眾對群眾路線的選擇和認同,就是群眾路線的理論本質與中國社會現實需要相統一的結果。增強黨對群眾路線的認同,歸根結底就是將之運用於實踐,自覺地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力爭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著、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真正做到學習和貫徹群眾路線的知行合一,自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成為共產黨人的自覺行為,堅持不斷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到:
(責編:秦華、權娟)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