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陽繪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增強黨內生活原則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習主席在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擺在重要位置﹔要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敢於亮短揭丑﹔要讓每個黨員、干部都在思想和靈魂上受到觸動。但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由於私心雜念和“好人主義”作怪,有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卻因見到問題繞道走而流於形式。隻有認識到“找不到問題”本身就是大問題,才能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重要法寶運用好。
時下,一些同志在對待問題上態度不夠端正,不願較真,不善反思,除了發現問題的能力偏弱外,更主要的是私心雜念在作怪,不敢亮短揭丑,生怕觸及個人或小集體的利益。有的人覺得,揭露工作中的矛盾影響團結,指出同志缺點影響感情,自我揭短亮丑影響威信。於是,對上級放“禮炮”,對同級放“啞炮”,對自己放“空炮”,對錯誤現象“明知不對,少說為佳”,遇到矛盾問題“跳過去、繞著走”,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團和氣”﹔有的“找問題”成了“找優點”,批評人成了表揚人,批評上級“加班加點太多不注意身體”、批評同級“原則性太強不注意工作方法”、批評自己“工作干得較好,但今后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努力”。這些現象歸結到一點,就是多栽花、少栽刺,少得罪人、多留條路,不怕事業受損失,隻怕自己丟選票。這些現象實質上是用形式主義糾治形式主義,使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金箍棒”成了不痛不痒的“繡花針”。
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保証永遠不犯錯誤、出問題關鍵是要找到錯誤和問題,使其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如果有病當無病,大病當小病,諱疾忌醫,最終丟掉的可能是自己的生命。對待問題就如醫生診病一樣,既要做到“看得清楚”,也要做到“診得明白”。找不出問題就像不負責任的醫生,不管你得了什麼病,隨意說一些奉承話,胡亂開上一堆營養藥,使病人在懵懵懂懂中錯過了治療時機,直至病入膏肓,挽之不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目的就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宣傳經驗,歌功頌德。如果隻表揚不批評,隻講優點不講問題,事事搞“圓滿”、處處講“和諧”,無非是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矛盾問題的瘡疤,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實實的落實,其后果必然是害了同志、壞了風氣、誤了工作,破壞黨組織的原則性和戰斗性,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找不出問題”並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不願指出問題,因為優點聽著讓人高興、問題聽著讓人難受,即使優點說過點、說多點,聽者往往也不怪罪。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如果“找不出問題”,談何解決問題?因此,每名同志要從自身做起,樹牢發現問題是能力、揭露問題是信心的意識,拋棄私心雜念,敢於擔當、勇於負責,既要堅持眼睛向內,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又要培養“聞過則喜”的胸懷和品行,不回避、不遮掩,虛心接受同志的批評幫助,同時真心誠意地給同志“提提醒”“拉拉袖”。如此,問題自然不會“找不到”,也自然不會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