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王玉玲:群眾路線的內在要求

王玉玲

2013年11月21日14:04  來源:哈爾濱日報

黨的十八大黨章明確指出:“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黨章》對群眾路線的內容作了高度概括。從上述內容看,群眾路線本身就要求我們黨要堅持群眾立場、牢記群眾觀點、運用群眾工作方法、自覺做好群眾工作。

內在要求之一:思想和行動的統一性

一切為了群眾是根本立場和宗旨﹔一切依靠群眾是根本觀點和行動准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根本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把黨的主張變為群眾自覺行動,就是要切實開展好群眾工作,通過宣傳教育、組織引導群眾,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自覺行動。群眾觀點是群眾路線的基礎。群眾觀點是群眾立場的前提,也是領導方法的思想基礎和理論依據,群眾工作則是群眾觀點和立場在實踐方法中的貫徹和應用。有的人認為,到群眾中去走走、聽聽意見,然后自己再向群眾宣傳一下黨的有關主張就是走群眾路線了﹔也可能認為,將一項任務交給群眾討論,征求群眾意見,再將群眾意見如實向上級匯報,就算是走群眾路線﹔也可能認為,到基層去為群眾辦幾件好事,為群眾解決幾個具體困難問題就是走群眾路線了,這些看法有正確的一面,但都不全面。群眾路線既是觀點和方法的統一,也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僅是一個領導方法問題,而是一個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是一個世界觀問題﹔立場、觀點、方法可以看作是理性認識的話,開展群眾工作就是具體的實踐。因此,踐行群眾路線必須實現思想上的自覺與行動上的自覺的有機統一。

內在要求之二:踐行群眾路線的持續性

堅持群眾路線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1943年6月1日,毛澤東為中央起草的《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說:“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也就是將群眾當中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並見之於行動,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到群眾中去),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是針對一時一事,它需要無限循環往復,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因此群眾路線貴在堅持是群眾路線內在的本質要求。

內在要求之三:必須體現人民至上性

群眾路線的核心是群眾,離開了群眾也就不成其為群眾路線。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就是把人民群眾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新形勢下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必然要依靠億萬人民,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因此,必須堅持人民的地位至上,人民的利益至上,人民的力量至上。人民地位至上必須心中裝著人民。牢記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治理國家或是社會管理唯有以人民意願出發,唯有維護人民的主體地位﹔權力是人民賦予,必須為民所用,為民所控。人民利益至上,必須一切為了人民。改革成果應惠及人民群眾,發展的成效應讓人民群眾親身體會到﹔制定的公共政策、提供的公共服務應以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標准。人民力量至上,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牢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更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依靠億萬人民的力量﹔改革發展更需要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唯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煥發億萬民眾的創造熱情,才能實現在新的起點上創造新的輝煌,堅持群眾路線,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人民至上,隻有堅持人民至上,才能堅持好群眾路線。(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副校長 王玉玲)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