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活動動態>>中管高校

北京大學:把學生記在心間 讓作風見於行動

2013年11月20日16: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按照校黨委部署,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7月2日召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並於9月2日進行了再動員。活動抓住“為民”、“務實”、“清廉”主題,以“把學生記在心間,讓作風見於行動”為理念,在部領導班子認真學習指定材料、邊查邊改、帶頭示范的同時,動員全體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改進服務和建章立制中來。

突出“為民”主題,服務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為幫助學生學習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掌握群眾工作方法,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學生工作部與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共同舉辦“基層選調生、大學生村官事跡分享”活動,邀請在黑龍江、甘肅、江蘇、廣西等地工作的6位優秀校友返校與600多位同學面對面交流,分享他們在基層一線融入群眾、聯系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經歷和感悟,話人生、談理想、促發展,為同學們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發展注入一股“基層風”,開辟一條“群眾路”。

為引導學生助人助己,傳遞校園正能量,營造友愛互助的校園氛圍,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主動深入學生群體、院系、課堂和宿舍,採訪和講述燕園裡那些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數學科學學院2012級博士生黨支部服務患病同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腦小隊”服務師生、熱心同學幫扶社會學系2013級本科新生等故事先后在北大新聞網、北京大學官方微博、北大未名BBS官方微博上發布,引起師生關注。有網友評論道,“贊,小事大愛,這個系列很實在,看得見、摸得著”。

為了及時幫助同學答疑解惑,每個辦公室每天都會安排一名工作人員關注北大未名BBS,用公共ID通過版面回復和站內信幫助同學解決實際問題。屬職責范圍內的,及時答復、認真解決﹔屬職責范圍外的,及時溝通協調,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個性化問題,一對一交流解答﹔共性問題,及時發布公告。同時,遇到發放學生助理津貼和獎學金、學生團體保險扣款等涉及同學切身利益的常規工作事項,堅持主動發布信息。

針對部分碩士新生入住圓明園校區的新情況,從8月23日起就開始關注網絡,收集和整理同學意見和訴求,提出建議方案並得到學校採納。同學們入住后提出的門禁、洗浴、班車、儲物櫃、公交卡、信箱等實際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積極協調解決。為引導入住同學更好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指導建立了圓明園校區樓委會,為樓委會提供會議場地,及時聽取樓委會成員意見建議。開學至今,學生工作部負責人堅持每周去圓明園校區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問一問。

突出“務實”主題,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重實效

按照真心聽、傾心聽、全面聽的思路,採取三種方式廣泛深入地聽取意見建議。校黨委副書記葉靜漪帶頭,與學生工作部負責人分批邀請院系主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進行談心,請大家提意見、找問題、想思路。先后5次召開學生黨支部書記、學生黨員和學生代表專題座談會征求意見建議。結合學生管理服務信息平台建設、輔導員知識能力標准建設、改進“創新獎”評選方式、為選留學生工作干部頒發紀念獎、表彰優秀班主任和優秀德育獎獲得者等專項工作,聽取輔導員和同學們的意見建議。

為了從轉變文風入手改進作風,組織全體工作人員研讀《文風四談》。該書主要闡述了轉變文風之理,盤點了文風陋習,探討了培育良好文風的路徑。每位工作人員在通讀全書的基礎上精讀指定篇目。每周一次的部務會上,安排1-2人分享讀書心得和體會,由其他同事進行點評和討論。9月中旬以來,已經集體研讀文章28篇,部發文件和新聞稿的文風變得更加朴實和務實。

立足於改進作風的同時改進工作,把問卷調查作為重要專項工作的必備環節。2013年本科新生黨員培訓班結束后,面向全體學員開展了滿意度調查。2013年新生入學教育主體工作結束后,面向全體新生進行滿意度調查和教育內容需求調查,獲得了同學們的積極反饋。在設計第12屆學生黨支部書記培訓班課程時,面向全體學員發放“學習需求調查問卷”,並根據同學們的學習需求實時調整培訓計劃,嘗試“菜單式”選學。

在感恩和關愛離退休老同志方面,全體工作人員以辦公室為單位,在中秋節和重陽節之際登門看望和慰問,送上寫滿祝福、有全體工作人員簽名的賀卡和貼心的小禮物,介紹學校發展現狀和學生工作進展,關心他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除10月底組織離退休老同志進行健康體檢外,還及時看望生病人員,幫助他們解決現實困難。

面對同學們的群體性需求,指導由唐仲英德育獎學金獲得者組成的仲英公益促進協會真心為同學辦實事。8月份,了解到很多同學想參加微軟Surface RT校園優惠活動的共性需求,協會主動籌劃、推出面向全體同學的團購服務,歷時兩個多月為同學們購買和發放近300台平板電腦。發現同學們經常在網上詢問學生証補辦、身份証補辦、公交卡辦理、校園卡充值、借用戶口卡、開具獎勵獎學金証明、辦理出國出境和護照手續、館際互借服務等具體問題,學生工作部又指導協會推出“校園生活服務指南”,通過BBS、微博、人人網等途徑予以發布。一位網友回帖說,“五分鐘前剛和同學聊到她把書包丟在黑車上結果所有証卡都要補辦的故事就看到了這個,於是求個后續吧,最實用的所謂學生証補辦指南有木有啊”。

突出“清廉”主題,勤政廉政、厲行節約

“清廉”不只是遵守規定,也是精神和行動。帶著這樣的認識,學生工作部堅持勤政廉政、厲行節約。晚上和周末加班已經成了工作人員的習慣和自覺。如為了能夠讓更多同學同步分享“朗潤•格政”論壇的成果,在周末積極協調國家發展研究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電視台和教務長辦公室,為500多位同學進行了現場直播﹔《學生工作周報》基本上都是在周末編輯完成、周日出刊。

為了精簡會議、節約成本,把輔導員培訓和學生工作系統例會相結合,例會前安排1-2個院系介紹特色工作經驗﹔把優秀班集體評選會辦成學習交流會和培訓會,組織80位未申報參評的班長現場觀摩班集體建設的經驗﹔表彰優秀班主任時,邀請新生班主任參加“培訓”﹔“十佳學生黨支部書記”的評選將原來的初評和終評簡化為一個環節,並邀請學生黨支部書記擔任評委,在評先進時學先進。

與此同時,延續和完善預算管理,建立經辦人注明支出事由、主管副部長審核、財務主管復核的內控制度,控制公務接待支出和辦公電話費支出,規范辦公用品購買和領用制度,精確計算印刷品數量,倡導廢物舊物利用理念,把節省的辦公經費用於支持學生開展活動。

根據部門制定的活動實施方案,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將按照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經驗常態化的思路,繼續改進作風,建立與學生溝通、與輔導員談心的長效機制,在規范工作流程的同時建章立制,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