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於建設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執政骨干隊伍。實現風清、氣正、勁足、心齊的宏偉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持久戰。黨員領導干部應在“出發點、基本點、根本點、著力點、落腳點”上踐行“五點攻略”,方可積小勝為大勝。
要以為民服務、勇於擔當作為“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因此,黨員領導干部抓任何工作首先應謹記人民至上,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辦實事,始終把察民情、解民憂、促發展作為執政為民的准則,作為“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具體表現。其次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對待名利、權力和崗位,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此外,還應恪守信仰,牢固樹立勤政為民的事業激情。以勇於擔當、善於擔當、敬業勤業來用真心、使真勁,履行好職責使命。
要以植根人民、依靠群眾作為“基本點”。毛澤東同志講:“我們共產黨員,無論在什麼問題上,一定要能夠同群眾相結合。”“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因此,黨員領導干部任何時候任何工作都要植根群眾,把獲取智慧的營養深深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緊緊依靠群眾的力量,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群眾的熱情,就能獲得強大的生命力。鄧小平同志說過:“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群眾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們工作的長短優劣。作風建設一切工作的成敗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眾來檢驗,群眾的眼睛是發現不美之處的放大鏡,群眾的聲音是指出丑、短的擴音器﹔我們重視了群眾的評價,就會練就掃除“假大空”發現“真善美”的“火眼金睛”。
要以持之以恆、務實堅韌作為“根本點”。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黨員領導干部首先要有“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信念,以強烈的責任心、正確的政績觀,把涉及民生建設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和關鍵環節,時刻放在心上、親力親為,持之以恆、馳而不息的抓好落實﹔也要有“下馬服務、甩開膀子”的實勁,真抓實干,多行務實惠民之舉,創造實實在在的成績和科學有效地發展,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更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以過硬的精神敢於與歪風邪氣較真,抓住問題根源不撒手,一抓到底、抓出實效﹔敢於向所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說不,堅決杜絕任何侵害群眾利益行為。
要以創新驅動、群防群治作為“著力點”。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黨員領導干部抓作風建設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作風建設戰略,應始終做到敏於觀察、勤於思考、善於綜合、勇於創新。要多方攜手積極群防群治,使其失去生存環境。英國小說家毛姆有句名言,“日光不經透鏡屈折,集於焦點,絕不能使物體燃燒。”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突出問題表明,打好整治“四風”這場“攻堅戰”已成為當務之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旨在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用實際成效真正摒棄“四風”問題。黨員領導干部應嚴格貫徹落實好有關措施要求,認真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八項規定,遏制頂風違紀行為,增加群策群力效應,多方攜手防治,使“歪風”和“病菌”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唯有如此,整治“四風”才會顯現令人滿意的效果。
要以預防為先、標本兼治作為“落腳點”。做任何工作歸根到底還是要解決好“怎麼樣”的問題。首先要預防為先。俗話說,要想有真正的健康,不是“有病治病”,而是“沒病預防”。黨員領導干部應把精力多放在樹立宗旨意識、堅定世界觀和人生觀等前期工作上,堅守崇高的理想信仰,樹立干事創業的激情,堅定一心為民的理念。更要標本兼治、長效建設,這才是作風建設的根本所在。務必在“常”和“長”二字上抓實、抓出成效。總之,加強作風建設既要有“剝繭抽絲”的耐心,更要有一種毛澤東同志所說的那種“認真”。要分清輕重緩急,制定全方位、標本兼治的制度方案,使其產生長遠效益,從而彰顯共產黨人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無盡魅力。(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