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執政生命線。能否堅持和踐行好群眾路線,檢驗著我們的執政信仰,考驗著我們的執政能力。我們務必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更高標准、更嚴要求、更硬舉措來推進教育實踐活動。務必用行動實效來檢驗活動成效,努力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
堅持開門納諫,教育實踐、聽取意見要查到暗處。教育實踐和聽取意見本身就是調查研究的過程,黨員干部作風存在哪些問題?為民務實清廉方面有哪些做得不夠?群眾感受最深、看得最准、心裡最清楚。我們要開門納諫、拜群眾為師,才能打通與基層群眾之間的“隔熱層”。隻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而不是把它當作例行公事,才能做到正面的、反面的、好聽的、難聽的都聽聽。對知之不真、知之不全的問題,尤其是深層次、隱蔽性的問題,更要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力爭把問題摸准吃透。要堅持從善如流、聞過則喜,找准改進作風的“著力點”。群眾意見最大、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們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善於借助群眾的慧眼照亮個人思想的暗處,借助群眾的諍言直面陋習積弊,將群眾意見融入學習討論,真正做到聽得進逆耳忠言。
弘揚整風精神,查擺問題、開展批評要評到痛處。開展批評的含義,就是“好好地說理,”不是整人,而是治病救人。思想斗爭,隻能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用正確的思想克服錯誤的思想,達到認識上的一致,增強黨的團結和戰斗力。以整風精神推進教育實踐活動,要以民主生活會為載體,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有的放矢、點到要害,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避重就輕、回避矛盾、文過飾非﹔少說成績、多講問題,對查擺出的問題和群眾提出的意見與建議要做出具體回應,不能輕描淡寫、敷衍應付。要觸動思想、觸及靈魂,要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進行深刻的自我剖析,不能見事不見人,以工作分析代替檢查思想作風問題﹔既要進行深刻的自我批評,又要進行誠懇的相互批評,要接受群眾評議,不能搞閉門修煉、體內循環。
抓住關鍵環節,整改落實、建章立制要整到難處。解決“四風”問題,聽取意見、認識問題固然重要,但關鍵是要解決問題。要抓好“整改落實”,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智慧,直面矛盾,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在經濟爬坡過坎的當下,要解決好“把企業當做‘唐僧肉’和‘搖錢樹’,把外商打成‘內傷’,把內商‘剝’得精光”等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突出問題,著力提升行政效率,切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要建章立制,針對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的特征,從反復發生問題的規律上找原因,從普遍發生問題的體制機制上找原因。制度建設既是活動的目標,也是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隻有把整改措施用規章明確下來,把落實意見用制度固定下來,堅持領導率先垂范,才能從源頭上遏制不正之風,確保轉變作風成為工作常態。
突出實踐特色,推動發展、造福百姓要落到實處。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不僅要體現在黨員干部的作風轉變方面,而且要體現在加快轉型發展、科學發展上,體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上。要堅持教育實踐活動與科學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既要以鐵的紀律轉變作風,又要將好作風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新動力,將加快發展和優化發展結合起來,堅持走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統籌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安全發展之路,全力推進我省經濟總量、發展質量和人均均量“三量齊升”。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落實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上。把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通過轉變作風,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類施策,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努力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
(執筆:長沙基地 何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