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重在踐行,貴在堅持。領導干部應如何在工作中爭當踐行群眾路線的表率,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難,我認為,關鍵要從如下八個方面著力:
時刻牢記群眾的主體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最終的決定力量。作為領導干部,我們要時刻牢記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及時准確了解群眾的需求,竭誠回應群眾的關切,一切從群眾的角度和立場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用政策、辦實事。不能違背民意,不能超越民意。
努力培養心系群眾的情感。領導干部與群眾是魚水關系,離開了群眾就一事無成。培養心系群眾的情感,不僅要體現在縮短空間距離上,要通過下鄉、深入基層來培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要貼近群眾。不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不要講套話、大話、官話,要講真話、實話、心裡話。不僅要講道理,而且要辦實事。要將真心融入群眾,要靠辦實事感動群眾。
全面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要勤於學習,善於鑽研,讓學習成為提升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徑,成為一種生活常態,成為一種生存方式﹔要勤於實踐,放下身段,調查研究,要勤接“地氣”了解民情﹔要善於開窗,虛心納諫,廣集民智,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善於從群眾中吸取經驗、吸取力量。
認真領會依靠群眾的方法。做到在工作決策上問計群眾、問需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認知度﹔在工作難點上要善於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要讓群眾自加壓力,自我表現,自覺攻堅克難。在工作監督過程中要始終依靠群眾,在權力運行過程中要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切實養成善待群眾的習慣。要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誠心誠意歡迎群眾提意見,讓群眾的事情有地方辦、訴求有地方管、道理有地方說。面對問題要敢於擔當,不推諉、不滑頭。解決問題應優質高效,做到不拖延、不刁難。即便是因為政策原因和客觀因素不能辦成的事情,也要耐心向群眾進行解釋,贏得理解和諒解。
盡力多辦造福群眾的實事。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情做起。我們廣電系統現在最突出的任務是兩個:一個是加強行業管理,特別是確保廣播電視正確的輿論導向,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努力為“四化兩型”、“四個湖南”鼓與呼﹔一個是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無線覆蓋提質、廣播村村響、農村電影放映等工程,確保每家每戶看好電視、聽好廣播、看好電影。
始終堅持群眾滿意的標准。我們黨代表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的成敗得失都要群眾來檢驗。這獎那獎不如群眾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群眾的口碑才是真正的豐碑。無論權力多大、地位多高,也不管處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好壞的根本標准。
肩負教育引導群眾的責任。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既要依靠群眾、尊重群眾,同時也要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每個群眾的要求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天然合理,這就需要我們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我們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中,一定要肩負起教育引導群眾的責任,才能更好地實現黨的奮斗目標。
(作者系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