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山西:鄉鎮黨委會緣何開到村裡

2013年11月11日08:26  來源:山西日報

右玉在我省首家試行鄉鎮黨委會進村開,這一制度創新,在為基層農村帶來新氣象的同時,仍然面臨不少困惑和難題——

閱讀提示

今年,右玉縣委要求全縣10個鄉鎮黨委、1個旅游區黨委實現至少兩次黨委會“進村開”。鄉鎮黨委會“進村開”,開會地點選在了農村地頭,開會人員增加了普通群眾,自然帶來了不少新氣象。鄉鎮黨委會為何“進村開”?這對轉變干部作風有何借鑒?10月下旬,記者來到晉西北邊陲的右玉縣,進行了一番調查。

走群眾路線的工作創新

“‘鄉鎮黨委會進村開是務實之舉,是走群眾路線的工作創新。’袁純清書記對鄉鎮黨委會進村開的重要批示,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10月23日,右玉縣縣委書記蘇連根如是說。

為什麼要將鄉鎮黨委會開進村,蘇連根坦言,這一想法來源於今年年初右玉縣在全縣開展的 “訪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訪活動。走訪中,他和縣委班子成員有個感受:鄉鎮黨委努力為群眾辦的實事、好事,很多時候並不是群眾所期盼的、所真正需要的。“今年年初,我在某個鄉調研,群眾反映鄉裡准備將鄉政府門前的文化廣場新修一下,但他們覺得做這件事不如幫群眾買一些種羊。這說明鄉黨委與百姓之間的想法還是有距離的,還沒有真正地將為民辦事落到實處。”蘇連根對記者說,“縣委班子通過此次活動也認識到,隻有建立一種有效機制,把群眾的實際需要和鄉鎮黨委的決策辦事有機結合起來,才能讓鄉鎮黨委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讓農民群眾滿意。”

2013年春節一過,右玉縣委便開始了緊張的調研工作。經過3個多月基層調查、研究討論和反復醞釀,5月初,《開展鄉鎮黨委會 “進村開”工作的實施方案(試行)》終於形成。

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舉措,右玉縣委對方案非常重視。經過多次討論,7月才正式向全縣印發。方案明確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和年底前,每個鄉鎮都要召開兩次進村黨委會。從9月11日右玉縣李達窯鄉第一家召開進村黨委會起,截至目前,全縣10個鄉鎮黨委、1個旅游區黨委全部召開了首次“進村開”黨委會。

讓群眾“問診”鄉鎮黨委工作

10月24日,右玉縣委組織部部長李權解釋,鄉鎮黨委會“進村開”,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要讓基層群眾“問診”鄉鎮黨委工作。通俗地來講,就是會前請群眾“望聞問切”,會上請群眾把脈開方,會后請群眾監督問效。

具體過程是,會前請群眾“望聞問切”,就是讓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和包村鄉鎮干部,對影響農村發展最突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確定進村黨委會召開的地點和議題。黨委會上,請群眾“把脈開方”,就是請每位參會群眾圍繞會議議題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鄉鎮黨委就相關議題進行表決。會后對議定事項,鄉鎮黨委還需制訂實施方案,逐一明確責任領導和完成時限並進行公示。由村黨員和村民代表,從“兩代表一委員”和村民中推舉出監督員,全程跟蹤落實情況,督促鄉鎮黨委落實。縣委組織部可通過追蹤建檔,包鄉鎮的縣領導通過督促過問等措施,真正將請群眾監督問效落在實處。

鄉鎮黨委會進村開,在農村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李達窯鄉作為全縣首家召開“進村開”黨委會的鄉鎮,參會的薛家堡村老黨員賈建華直言不諱:“上月鄉黨委會第一次來到村裡開,會上我就提出,現在村裡沒有年輕壯勞力,土豆收割都是個大問題。鄉黨委立馬就表示,每畝地補貼35元工錢,大伙出剩下的40元錢,全村1000來畝土豆,一個禮拜就收完了。”

記者了解到結束不久的高家堡鄉“進村開“黨委會的一項議程。此前,由於高家堡鄉移民新村部分群眾對安置房的建設費用持懷疑態度,遲遲不願出每家3.5萬元的購房款,導致安置房分配工作一直無法進行。這次鄉黨委會上,面對村民代表的質疑,高家堡鄉黨委不僅公開了建設安置房的各項建設成本和國家移民補貼金額,鄉黨委還表明態度,群眾想如何分配搬遷房,黨委就怎麼分配。經過商議,大伙決定按照交錢先后順序選房子,結果安置房隻用一個星期就分配完畢。

鄉鎮黨委會進村開,基層干部對此的態度怎樣?李達窯鄉黨委書記蔡靈和做了一番對比,過去是鄉黨委定下決議,村裡不願意也得干﹔現在是群眾不答應,鄉黨委定了也不能干。“鄉鎮黨委會進村開,使鄉黨委決策牢牢扣住群眾需求,減少了失誤和偏差,這樣定下來的事,相比以往,做起來更容易,效果也非常好。”蔡靈和說。

依舊面臨不少困惑和難題

據悉,在首次“進村開”黨委會中,全縣鄉鎮黨委當場採納黨員群眾的合理化建議230多條,當場答復群眾提出的問題40多個,現場辦公解決問題27個。會后,各鄉鎮還對決議事項建立了台賬,承諾為群眾辦的實事,目前已落實12件,其余需要逐步辦理的問題都明確了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可以說,首次“進村開”黨委會取得了相對比較滿意的成績。

作為我省首家試行鄉鎮黨委會進村開的地方,右玉縣雖然在全縣鋪開了這項工作,但不少基層干部表示,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黨委會“進村開”依舊面臨著不少困惑和亟須解決的難題。

省委組織部在 《關於右玉縣開展鄉鎮黨委會進村開的調研報告》中明確指出,就目前而言,鄉鎮黨委會“進村開”或多或少存在著:會議議題大多集中在農村產業發展方面,會議議題比較集中、單一﹔干部群眾對決議事項的落實有擔憂,對全面推行鄉鎮黨委會進村開有顧慮﹔參會人員結構需進一步優化,部分黨員群眾的民主素質、參政能力與現實需要有差距、不適應等五方面問題。

右玉縣委對此也有清醒認識,蘇連根多次表示,黨委會“進村開”最終是要承擔起引導農民投身新農村建設的帶動作用。他說,“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黨委會‘進村開’這項工作有不足之處是難免的,關鍵在於要有直面現實的勇氣。”

目前,右玉縣已著手進一步規范黨委會進村開的各項議程。下一步將建立起落實鄉鎮進村黨委會議決議事項的實效考核和問責獎懲制度,使其與鄉鎮黨委會“進村開”制度銜接配套,從而建立起鄉鎮黨委會進村開順民心、辦實事、求實效的長效機制。

(記者 袁兆輝 通訊員 冀全喜 王 濤)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