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工作既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的最大危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如何引導廣大群眾以正確的認識、積極的態度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事業,是對廣大黨員干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更高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群眾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樹立五種意識,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努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樹立為民意識,在思想上樂於做群眾工作。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我們黨力量與智慧的源泉。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也是鞏固執政基礎的本質所在。要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重視群眾最關心和最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對其切身利益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自覺把貫徹群眾路線體現在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的具體行動中,從根本上解決“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形成改進作風、服務群眾的濃厚氛圍。
樹立責任意識,在實踐上勤於做群眾工作。民生連著民心。群眾中的思想問題,往往都是與群眾自身的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做群眾工作,必須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如果不能幫助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群眾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做通。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要本著對黨、對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牢固樹立做好群眾工作是本職、做不好群眾工作是失職的理念,始終把群眾的呼聲作為推進工作的第一信號。積極帶領廣大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時刻關心最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解決他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問寒問暖,到群眾最困難的地方去排憂解難。
樹立創新意識,在方法上善於做群眾工作。正確方式方法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毛澤東同志曾經形象地把方法比作過河的“橋”或“船”。長期以來,我們黨創造了很多做群眾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如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等,都深受群眾歡迎。但我們也深深感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有些方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管用﹔有些做法過去沒有,現在則需要大膽嘗試運用。隻有在堅持成功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才能使群眾工作常做常新、充滿生機活力,才能不斷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新的群眾工作服務平台,更好地了解群眾、方便群眾、服務群眾。
四是樹立法治意識,在行為上勇於做群眾工作。當前,既是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也是發展的矛盾凸顯期,不但要解決現有問題,還要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問題的產生。源頭問題不解決,即使解決了舊問題,新問題還會出現。要注重吸納民意,集中民智,大力推進民生工程的實施,落實惠民政策,關心群眾疾苦,幫助發展生產、改善生活。要堅持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把重心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來,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要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引導群眾合理合法地表達利益訴求,培育懂法守法的群眾工作法治氛圍。
樹立前瞻意識,在理念上敢於做群眾工作。要在群眾工作不斷呈現出新面貌、新特點的形勢下,凡事先想一步、早走一步,要從壞處著想,向好處努力,重大問題要做好預案。要始終堅持在穩定中求發展、以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改善民生、完善服務為導向,從服務群眾、解決群眾最關心、最需要的問題做起,不斷探索完善服務群眾新機制、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使群眾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眾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執筆:馬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