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警惕群眾疏遠黨員干部的危險

段寶平

2013年10月28日14:37  來源:學習時報

黨的執政地位和密切的黨群關系相伴而生、來之不易,隻有始終保持密切的黨群關系,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才能擁有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但是,現在“脫離群眾的危險”和“群眾疏遠黨員干部的危險”正在不斷侵蝕著黨群關系,侵蝕著黨的執政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警惕“四大危險”、糾正“四風”問題。這說明中國共產黨人已經認識到,脫離群眾的危險與危害,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全黨必須認真地宣傳與貫徹執行群眾路線,“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進而逐步推動黨風政風的轉變,密切黨群關系。

不過,在我們重視對黨脫離群眾的關注、研究,避免黨脫離群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與警惕當前黨群關系中的另一種傾向:也就是群眾逐步疏遠黨員干部,疏離黨和政府。有研究者已經注意到這種現象,稱之為“群眾脫離執政黨”。群眾不願、不屑甚至不能參與政治,從而出現疏遠黨員干部、疏離黨和政府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於群眾對黨員干部失去信任,產生了“畏難”情緒。正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惹不起,躲得起”,這種冷漠的現象,對於黨群關系的危害更加嚴重。

黨與群眾的魚水深情、血肉聯系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與建設過程中,累積起來的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與政治優勢。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黨之所以堅強有力,關鍵就在於堅持群眾路線。然而,遺憾的是,今天不少黨員干部不僅丟失了深入群眾的傳統,不願做群眾工作,而且有些黨員干部甚至退化到不會做群眾工作。這些黨員干部很少接觸群眾,也不了解群眾,感情上與群眾日益疏遠,干部不認識群眾,群眾自然也不認識干部。更有甚者,有的黨員干部把群眾工作當成負擔,覺得群眾素質低打交道麻煩,更談不上放下身段與群眾打成一片。最終導致群眾誤解越來越深,遇事不願找黨員干部溝通,甚至有意繞開黨員干部,致使黨群關系一步一步地疏遠,直至侵蝕黨的執政基礎。

不可否認,群眾疏遠黨員干部、疏離黨和政府的因素多種多樣。如有的學者認為:隨著國內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共產主義為目標的意識形態政治能量的逐漸減弱,對共產黨執政高度認同的群眾已自然更替,黨處於群眾利益訴求甚至發泄不滿的第一線,這些都成為群眾疏離執政黨的原因。但筆者以為,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群眾路線沒有得到真正貫徹執行,即黨員干部脫離群眾。具體而言,就是當前群眾工作存在許多與社會現實、執政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有些黨員干部沒有給群眾應有的尊重,放不下身段,服務意思淡薄﹔一些黨員干部的作風不正,粗暴對待群眾的訴求,傷了群眾的心﹔一些地方政府嚴重脫離當地的實際情況“替民做主”,出台與實行脫離實情的政策﹔群眾利益表達渠道不暢﹔黨群關系中的利益因素增多﹔群眾在黨群關系中的主動性增強等等。

由此觀之,群眾疏遠黨員干部,疏離黨和政府,對政治冷漠,根本的症結還是在於部分黨員干部脫離群眾,黨風不正。如果放任這種疏遠、疏離,執政黨必然會一步一步失去執政的基礎。為此,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即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切實關注現實,洞察民情,了解民意,解決民困,不斷尋求新形勢下密切黨群關系的新方式新方法,為構建良好的黨群關系夯實根基。當下,應著力解決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符合人民群眾的願望和時代進步的潮流。黨和政府不能“替民做主”,而是應該切實發揚人民民主,使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與監督權充分得到保障,讓人們群眾真正當家作主。隻有如此,群眾才有可能真正認同黨、認同黨的政策。

必須著力解決關涉群眾利益的矛盾與問題,切實保護好群眾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說,密切黨群關系落到最實處就是對群眾切身利益的關注、尊重與保護。因為群眾也往往以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關注、尊重與保護作為判斷黨群關系密切或疏遠的標准,作為判斷執政黨能力強弱的標准,作為是否擁護執政黨執政的依據。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正是如此。現階段,應該正視民生問題的緊迫性,以務實的態度加速民生問題的解決。物價高、房價高、看病難、就業難、教育不公、分配不公等問題不僅涉及群眾的生存問題,更涉及發展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好了,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才能真正體現出來,也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才能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才能充分發揮黨執政的優越性。

切實做好改進黨風的工作。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黨群關系是否密切。黨風不好,群眾必然疏遠黨員干部,乃至疏遠執政黨,執政黨也必然脫離群眾。黨風端正優良,執政黨才有可能獲得群眾的支持,才有可能引領社會風氣之先,才有可能密切黨群關系,進而凝心聚力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這,才是一條越走越寬廣的踐行群眾路線的共贏之路。

分享到: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