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搞得好不好,隻有群眾說了算。外交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人民的托付與期待重如泰山,辦好人民滿意的外交。
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這是外交為國為民服務的根本目標。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關乎國家根本,關乎百姓福祉,是我們必須維護的利益。中國正在加速推進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我們將會直面更為嚴峻復雜的國際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外交工作牢牢把握維護國家利益、促進改革發展這條主線,主動謀劃,開拓進取,廣交朋友,務實有為。我們穩定發展與大國關系,夯實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協作,主動引領多邊議程,積極推動各類熱點問題解決,構筑良好外部和周邊環境。在涉及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我們堅持原則,寸步不讓,勇於擔當,不辱使命。
堅持服務國內發展大局,不斷拓展國家海外利益。這是外交助力民族復興的主要職責。改革發展是群眾最迫切的期待,最根本的利益。外交工作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的全過程,服務好國家、省市、部門和企業的發展,為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油出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面對國際經濟金融危機持續反復發酵,我們積極構建地區和多雙邊自貿體系,大力推進周邊互聯互通,主動參與國際經濟金融體制調整,不斷增強我國對全球經濟治理的發言權和影響力,為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拓展我國海外利益創造更為穩定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我們還努力在能源、交通、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促成一系列大型戰略合作項目。各駐外外交機構積極發揮一線優勢,加強有針對性調查研究,為中國經濟平穩發展出謀劃策,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我們還加強同各經濟部門、省市地方和企業的溝通協調,建立較為完善的聯系協調機制,形成服務國內發展的合力。
堅定維護我國公民、法人海外合法權益,這是外交踐行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當前,中國有2萬多家企業遍布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我國內地居民出境人數達8300多萬人次。預計到2020年,中國公民每年出境有可能達到1.5億人次。維護同胞在海外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已成為外交人員越來越重要的職責。外交官不是“官”,而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必須接地氣、懂民情、惠民生,大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要做到同胞在海外走到哪裡,我們的服務和保護就覆蓋到哪裡。我們已經並將繼續推出系列新措施,讓身在海外的同胞需要幫助的時候,都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祖國的關懷與溫暖。最近在非洲、北美等地區接二連三發生的涉外領保案件處理過程中,我駐外人員憑借著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全力以赴、夜以繼日,保護同胞安全、維護同胞權益,成為我們海外“民生工程”的典型范例。
中國外交隻有植根人民、胸懷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固本強基,立於不敗之地。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外交系統的廣大黨員要圍繞黨在新時期賦予外交工作的光榮使命,轉變作風,查找不足,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作者為外交部部長)
《 人民日報 》( 2013年10月1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