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國航黨委開展“群情直通”調查,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充分聽取職工和旅客的意見,梳理出意見400多條。他們將這些意見視作企業發展的動力,堅持立行立改。
國航現有總資產1969億元、飛機461架,公司員工超過5萬人、網絡遍及全球,要真正依靠群眾,必須主動走近員工、走近一線、走近旅客。用公司總裁蔡劍江的話說,“接地氣才能有底氣”。作為航空企業,國航的管理鏈條長、作業場所分散、工種繁多、分工細密,集中非常困難。為了彌補點對點了解方式的不足,聽到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國航啟動了“和諧溫度計”調查項目,200多個境內外城市的30285名國航員工通過網絡匿名方式參與。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把聯系點直接設到了基層的黨支部,每人每年至少要與20名一線員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談心。基層黨支部每個月、黨委每個季度都要召開員工思想情況分析會,專門收集、研究員工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難。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國航運用這個機制開展了“群情直通”調查,直接征求廣大員工的意見,還組織了幾十場面對面的內外座談,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無論是員工的切身利益,還是旅客尖銳的批評、獨到的建議,都被認真整理歸類,在領導中傳遞,分發至各個部門研究分析、形成共識,並提出改進措施,加以分解落實。
因為一線缺少員工休息場所和一些生活中的不便,一名基層員工在給國航黨委書記樊澄的郵件中寫道:“老樊,我們公司是賣服務的,領導都認清楚了沒有?高層是否了解賣服務應該是從上到下提供優質服務,才能使員工在旅客那兒做到優質服務,公司高層多次強調旅客界面的服務要如何如何,那麼我們領導在員工界面的服務做到什麼樣子了?”樊澄把這封來信登在公司內刊上,對信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和整改,親自將落實情況回復給了來信的員工。(記者王小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