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他有一顆愛黨忠心愛民好心——追記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原黨支部書記吳仁寶

2013年10月03日09:22  來源:經濟日報

  華西村,“中國第一村”的響亮名字對大家來說不陌生。

  吳仁寶,老書記半個世紀帶領華西村致富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如今,距離老吳書記去世已有半年,他設計的華西金塔依然屹立。到了夜間,熠熠的彩燈照亮華西夜空。而今年上半年華西村給出的經濟答卷,也像燈光一樣漂亮:今年1至7月份,華西集團公司實現的可用資金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59%。

  “可用資金”,是僅上過兩年私塾的吳仁寶在農村經濟工作中創造的提法,這一指標被華西村的企業沿用至今。

  “生命不等於呼吸,重在精神的延續”,接班的新任村支書、吳仁寶四兒子吳協恩說。

  走訪華西村,發現吳仁寶的影響無處不在,他說的“有福民享、有難官當”,“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自己不聽群眾話”,他的“兩頭哲學”,都已成為人們工作的指針。這位農民思想家、實干家,在身后仍源源不斷地釋放著他的精神正能量。

  緊跟上頭,是他對黨的信仰﹔緊跟下頭,因為群眾是他的智慧之源

  吳仁寶的“兩頭哲學”在華西村被人津津樂道。

  “和上面不一致,工作沒准頭﹔和下面不一致,工作沒勢頭。”吳仁寶所說的上頭,就是中國共產黨,對黨的信仰和信念鑄造了他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下頭,則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這是他的智慧之源,是他的畢生奉獻。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見諸報端,吳仁寶欣喜若狂。吃透“上頭”的他認定中國新一輪的經濟發展高潮即將到來,夜裡2點召集全村黨員干部開會:“我們要緊緊抓住機會,借錢吃足!”

  短短幾天,華西用籌來的幾千萬元吃進了一個月后價格翻了幾番的鋁錠、鋼坯。有人說他傻,這些原材料轉手倒賣就能掙上幾千萬元,可吳仁寶不,將生產資料全部投入村辦企業的生產中,讓華西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中搶得了先機。

  “我為什麼聽吳仁寶的?因為我兜裡的錢在不斷增加啊。”75歲的老村民何鳳壽說,農民最講實惠,誰帶來好生活就跟誰走。比吳仁寶小11歲的他,牢牢記得這位老大哥每天晚七點准時看新聞聯播,研究中央政策。

  “我怕窮,我看見窮心疼。”吳仁寶說。

  1985年8月19日上午,吳仁寶率領華西村100多名黨員干部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碑前庄嚴宣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苦戰三年,目標一億。”80名承包者在合同書上簽字,立下軍令狀:假如1988年實現不了億元村,家產全部充公。一個村的奮斗史就此拉開序幕。

  有福民享、有難官當,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自己不聽群眾話

  “一天不勞動,與群眾不親﹔兩天不勞動,說話不靈﹔三天不勞動,就要變心。”鐵姑娘戰斗隊隊長趙毛妹記得老書記的口頭禪。

  吳仁寶常說,老百姓是最講良心的,干部為他們做了好事,他們會永遠記住﹔干部虧待了他們,他們也會永遠記住。

  1964年,華西村開始新村建設,力爭把12個凌亂破舊的自然村建設成為整齊劃一的新村。吳仁寶在村民大會上表態,等群眾都住進了新房,他家才搬。1970年,負責新村建設的葛玉岐找到吳仁寶:“你家7口人,住三間小房,按條件早該分到房了,你擰著勁不搬,這次新村建設的地基要佔用你這3間舊房的一個角。”

  結果自然還是不搬。女兒吳鳳英記得,鄰居新房的牆角正對著家裡舊房大門,堵住了一半的道路,吳仁寶的老伴趙根娣因為較胖,隻能側身進出家門。在蘇南的農村,這樣的事往往被視作“破壞了風水”。

  “他才不信這個呢,我父親隻信共產黨。”吳鳳英說,新村規劃父親也參與其中,就是他把新村規劃到了自家門口,又是他請其他人先搬進了新居。

  1969年的冬天,華西開始為新村平整地基。“下了好大的雪,我們以為不用干了,一出門,老書記已經干了一個多小時。”村民趙荷英說,吳仁寶沒別的,就是愛黨的忠心、愛民的好心。

  “在華西做村民幸福,在家裡做他的子女辛苦。”“阿四”吳協恩是他最寵愛的兒子,他記得上世紀70年代初,村裡分西瓜,他的三哥從地裡挑回了大西瓜。“父親見了,讓分瓜的村民來家裡稱,分量一點兒沒多,但老三確實從地裡挑了大瓜。最后,他讓老三把西瓜還了回去,那個年代難得吃上水果的我們,硬是沒嘗到西瓜味兒。”村裡分魚,肥美的是人家的﹔村裡打稻谷,飽滿的也是人家的。

  “凡是讓老百姓做到的,總歸自家先做到。”吳鳳英說。

  在世時,他是個不倒翁﹔去世后,他的精神像顆星斗

  追蹤採訪了吳仁寶長達43年的原新華社記者袁養和說,在世時,吳仁寶是個不倒翁﹔去世后,他像一顆星斗。

  為什麼說他不倒?因為,華西村經受住了改革開放、外部環境變化的種種考驗。

  實事求是是他的一貫法寶,對農村工作實際有清醒認識的他,堅信村情實際才是工作的立足點,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真義”。

  改革開放之初,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吳仁寶覺得華西人多地少,工業發達,分田到戶並不符合實際,村裡的30名種田能手“集體承包”了全村500畝良田,剩下的勞動力和精力投入到村集體經濟﹔上世紀90年代,鄉鎮企業“改制”浪潮席卷蘇南,他沒有隨大流,而是搞起“一村兩制”,集體個體都發展,讓華西有了多元的經濟類型。

  去北京錄節目,吳仁寶一天打個來回,三餐吃了15個茶葉蛋。有媒體評論說,你可以復制吳仁寶隻吃面條和雞蛋,但你復制不了吳仁寶和華西村幾十年所經歷的每一個機遇和困難。

  吳仁寶的精神開始從蘇南走向蘇北,華西村的實踐從東部走向西部。1996年起,華西村出資在寧夏、黑龍江援建了兩個“省外華西村”﹔2001年,吳仁寶提出帶動周圍16個村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讓華西村成為3萬多人口的“大華西”。他的價值觀、干部觀、群眾觀,被越來越多的人傳承下去。

  “老書記說過,咱們比過去有進步,比人家剛起步,對照黨的要求要跑步。”趙毛妹說,華西村會走得更遠、應該走得更遠。

  善抓機遇、吃苦耐勞、勤儉愛民,吳仁寶的身上有太多時代的烙印,但他的精神卻有跨時代的意義,汲取這些養分,能給無數黨員干部和正處發展中的中國農村提供參考和借鑒,更能指導如今的華西村披荊斬棘、一往無前。(薛海燕 陳瑩瑩)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