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人民論壇:常走走群眾走的路

伍正華

2013年09月30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他,2/3的時間都在路上﹔他,總是穿著一雙黃膠鞋走村串巷。新時期的好干部蘭輝用短暫的一生,走遍了故鄉的山和路﹔也以無限的赤誠,詮釋了一個最為朴素的道理: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常走走群眾走的路。

  這條路,可能是農民兄弟扁擔壓彎腰的田埂,可能是下崗工人天不亮推車出攤的小巷,可能是外來務工者忙碌不停的工廠流水線,可能是留守兒童上學時必須翻越的溝溝坎坎……

  這條路,有時像春運的車站擁擠不堪,有時又像震后的廢墟一片沉寂﹔有時像旅途的美景百看不厭,有時又像悲情的小說不忍卒讀。世相百態,人情冷暖,這條路上每天都在真實上演﹔辛勤打拼,守望相助,這條路上每刻都在不斷重復。它是百姓生活的一幅畫,也是社情民情的一扇窗。

  群眾路線,簡而言之“一來一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可以說,我們絕大多數的黨員干部都是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衣上都帶著路上的塵,鞋上都帶著路上的泥,就像孩子對母親、游子對故鄉,都有著與生俱來、難以割舍的感情。

  但是,為什麼一些黨員干部走著走著就迷了路呢?及至接受黨紀國法嚴厲裁處之時,有的才猛然記起自己的“放牛娃”出身,有的才痛哭流涕追悔無法照料家中年事已高的母親。甚而至於,有的可憐兮兮地懇請保留自己的黨籍。

  從草鞋到皮鞋,從牛車到小車,從衣衫襤褸到西裝革履,境遇變了,條件變了,可黨性不能蒙塵,官德不能沾泥!小平同志講,共產黨員是普通人中的先進分子。不論做多大的官、掌多大的權,都是普通群眾的一員,都是老百姓的娃兒,隻不過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付出應越多而已。

  干部勤走“憂心路”,群眾才能走上“放心路”。常走走群眾走的路,就會更加體貼困難群眾生活的不易,更加了解社會轉型的艱難,更加領會執政為民的深意。這條路上,黨員干部是拉車的人,推車的是群眾。沒有億萬群眾的齊心協力,車不僅跑不快,陷進泥坑了也難拉出來。

  群眾路線,有“路”才有“線”。常走走群眾走的路,才能確保黨群關系始終不斷線。這條路上,不僅有坐在辦公室裡聽不到的實情,更有隔著玻璃窗換不來的真情。常摸摸群眾手上的繭,思想上會不會少長些繭?常坐坐群眾的炕,處理棘手問題會不會少一些難堪?常聽聽群眾的抱怨,為黨付出會不會少一些怨言?實踐証明,你把心交給群眾,群眾就會把手交給你,與你手牽手,肩並肩,心貼心。

  世間的路千萬條,人生的路也不是惟一。但對於8600多萬黨員而言,不論選擇哪一條路,不論採取哪一種走法,都不要忘了常走走群眾走的路。因為,自誕生的那一天起,我們黨始終與群眾是“同路人”,不論國家之強盛,還是民族之復興,都要靠全體黨員干部和億萬人民群眾一塊兒苦,一塊兒干。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30日 04 版)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