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帶領群眾走向文明富裕

以先鋒模范為鏡:史來賀 不褪色的旗幟

2013年09月28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資料照片:史來賀(中)在村辦的華星制藥廠車間休息室內,與職工們交談(2001年2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 頌攝

  一個人、一個村庄、1.5平方公裡、50年。

  從1952年開始擔任河南省新鄉縣劉庄村黨支部書記,直到2003年去世,史來賀把濃烈的情懷深深融入到改變家鄉的實踐,把共產黨的信念體現在深愛群眾、帶領群眾創造幸福文明生活的實踐中……

  不搞特殊化,最怕與群眾疏遠生分

  80多歲的新鄉市關工委副主任王玉堂對記者說:“史書記最值得學習是,他對群眾永遠懷著深厚的感情。”

  對群眾深懷感恩之情,對人民深懷敬畏之心。他一生不唯官,不唯上,唯獨怕群眾,怕群眾與他疏遠生分。雖然擔任全國人大常委20年,還當過地委書記、縣委副書記,但他始終不在群眾面前搞特殊,連與中央領導的照片也不往牆上挂,對家人說:“甭拿這嚇唬老百姓,還是多干些實事好事。”每天下班往路邊一坐,村裡的男女老少圍過來,有說有笑一片融洽,這才是他最踏實最幸福的時光。

  去世前一年,他曾經把一份5000字的《史來賀對劉庄調查研討的談話》交給全體村民,把未來擺到群眾面前聽取意見。即使在最敏感的民主問題、接班人問題上,也相信黨員和群眾的力量。

  史來賀經常對人說:“干部既是帶頭人,又是服務員。帶頭人就是要帶領大家苦干實干,脫貧致富,無私奉獻﹔服務員就是為群眾搞好服務,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最直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群眾就沒有后顧之憂,就會一門心思搞集體經濟,為劉庄的發展出力流汗。同時,集體富裕了,群眾富裕了,群眾才會打心眼裡說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

  信念問題,說到底是感情問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是培養對群眾的感情。

  全國人大代表、京華社區黨委書記劉志華說:“群眾路線,感情是根本。正是他對群眾的深厚感情,他對人民的大愛,堅定他的信念,煥發出一種不可估量的精神,使他不怕苦、不怕累,敢於攻難克堅。” 

  人不離劉庄,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

  從1953年開始,上級多次調他到區上工作,都被他婉言謝絕。他說:“從我個人角度講,到區裡當國家干部不吃虧,可劉庄還很窮,這裡更需要我。”

  1965年,組織任命史來賀擔任新鄉縣縣委副書記。史來賀提出“人不離劉庄,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三原則。從那年起,史來賀開始拿國家干部工資,可是他自己經常游離在工分和工資之間:1978年以前,工資高於村民平均收入,他向村裡交了工資拿工分﹔以后,村民平均收入高於工資,他又交回工分拿工資。

  史來賀曾經擔任過排序第三的新鄉地委書記,可他主要精力還在劉庄,在新鄉市沒有要一間房子,配的專車和秘書也從不帶回劉庄,他與家人約法三章:不比群眾特殊,不佔集體便宜,不收禮送禮。他老伴幾十年沒乘坐過他的車,一輩子僅僅跟著村裡集體旅游去過洛陽、開封。

  新鄉市委黨校教授張敬民曾經在劉庄住過兩年,他問史來賀,為什麼一次次拒絕“進步”,史來賀告訴他:“我是農民,在農村如魚得水,就看重勞模這倆字,真不願出來當領導。”

  史來賀素來光頭,布衣、布鞋,他說庄戶人就應該像庄戶人的樣子﹔他特別喜歡熱饅頭蘸辣椒就白開水,他說這就是平實的生活,又刺激又舒坦。

  新鄉市委書記李慶貴說:“50多年來與時俱進、勇立潮頭,扎根基層、一心為民,感召一方、引領一片,學習史來賀有利於加快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學習弘揚史來賀等先進群體精神,能夠促使廣大干部強化宗旨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留下寶貴精神財富

  史來賀去世前,劉庄全村的企業固定資產近10億元,年上繳稅金4500萬元,人均實際分配1萬元,戶均存款20萬元。家家戶戶住著整齊、清潔、漂亮、舒適的房子,電話、電視、空調、冰箱也成為普通用品,每人都享受村裡20多項集體福利,上學、看病、養老費用全部由集體承擔。

  說到這些,劉庄人就會想史來賀:搞農業,他與群眾一道起早貪黑﹔建新村,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累倒在工地上﹔辦企業,他與技術人員一起進行市場調查、組織論証,搞試驗、攻難關,為企業發展嘔心瀝血,日夜操勞……

  劉庄青年馬雲說:“我對劉庄的信心就開始於那次建房。那時我才七八歲,親眼目睹了史書記帶領全村老少齊上陣,男勞力壘牆,女勞力和泥,大孩子抹牆縫,小孩子搬磚頭。我當時想,劉庄一定有奔頭。”

  現任劉庄黨委書記史世領感悟很深,他說:“心裡有沒有群眾,有沒有群眾觀點,能不能奉獻、願不願實干是標志。老書記連續51年工作、奮斗在農村基層黨支部的崗位上。他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永遠是引領、激勵劉庄不斷前進的寶貴財富。”

  河南省委黨校副校長梁周敏說:“弘揚史來賀精神,筑牢黨的群眾基礎:樹立了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系、筑牢黨的群眾基礎的旗幟,堅持讓群眾共同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實惠﹔切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五十年如一日走集體經濟共同富裕道路,這是他受到群眾擁戴的根本原因。”

  幾十年來,史來賀正是懷著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把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鐘情群眾是根本、置身於群眾是紐帶、奉獻於群眾是標志——這是史來賀給我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直接啟示。(記者 龔金星 任勝利)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28日 07 版)

分享到: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