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壺清茶、看日落晚霞、游歷山水勝地,四川北川縣原副縣長蘭輝向妻子這樣描述憧憬中的退休后生活,然而這一切在那場意外后永遠無法實現。
2013年5月23日下午,帶病下鄉工作的蘭輝因痔瘡手術傷口未愈,下車換藥時意外墜崖跌入堰塞湖,不幸離世。
瘦削的身上套著一件略顯寬大的條紋襯衫,眉頭緊鎖凝視著遠方。這個身高1.72米、體重不到60公斤的北川漢子,留在世界上的最后身影,是出事當天他在曲山鎮監察道路交通安全時的工作照。就在一個多月前,他剛滿48歲。
蘭輝匆匆走了,帶著對親人未竟的承諾,留給家人最厚重的遺物是一大堆筆記、本子和榮譽獎狀。
聽到兒子去世的消息,滿頭白發的八旬老父頓時昏厥過去,醒來后捧著兒子的照片淚流滿面,不住喃喃地說:“娃說要帶我去看堰塞湖,怎麼還沒去,他就先走了。”
蘭輝是土生土長的北川人,父母曾是北川縣曲山鎮一家茶廠的工人,他在四兄妹中排行老三。在這個普通家庭長大,蘭輝繼承了父親的堅強、自立,又從母親身上學到了節儉、善良。
他從小好學懂事。家裡窮,買不起課外書,他就跑到鎮上的圖書館或借老師的舊報紙看。為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雖考上高中,但他還是選擇去讀不用交學費、“包吃包住”的中師。
家境清貧的蘭輝格外熱愛生活。他和妻子周志鴻是街坊、初中同學,兩人從小相識。在妻子眼裡,學生時代的蘭輝多才多藝,彈得一手好吉他,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喜歡杜甫的詩,也常自己寫詩歌散文。
周志鴻說,嫁給他,就是因為他心地善良,為人朴實,干事踏實。婚后22年,周志鴻聽到丈夫對她說得最多的話是“忙得很”,看到最多的是每天清晨丈夫匆匆離家的背影,深夜拖著疲憊身體回家的倦態。
“忙”,是蘭輝參加工作30年來的常態。從教師到團縣委書記,從通口鎮黨委書記到縣史志辦主任、縣政府辦主任,再到副縣長,工作節奏像陀螺一樣越轉越快,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陪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
蘭輝生前辦公櫃裡摞著的8本厚厚的工作日記,記錄了他近5年來每天的日程安排。本子上每天列出的“應做”工作清單,最多時一天有近十項,即使周末也常被“會議”“下鄉調研”塞滿。特別是2009年擔任副縣長后三年來,蘭輝工作日程中三分之二的時間在下工地、跑項目、排隱患,驅車24萬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轉了6圈。
忙碌中的蘭輝沒空寫詩,沒空去開女兒的家長會,沒空參加老同學聚會,甚至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時候缺席。女兒出生那天,北川遭受特大暴雨洪災,他在抗洪搶險一線忙著搶險救災﹔母親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難那天,他在曲山鎮帶著100多名被困鄉親翻山越嶺,爬出與世隔絕的山溝﹔父親生病被送往醫院重症監護室救治那天,他正在工地檢查礦井安全。
對家人有太多虧欠、愧疚的蘭輝卻把鄉親們的事記得一清二楚。每次下鄉,他總要到敬老院看一看,到困難戶家裡走一走,查查房屋是否漏雨,摸摸被子是否暖和,看看米桶還有多少米。看到誰家有困難,他總會幫一把。在北川,許多群眾都有他的手機號碼。
常把“人不能隻顧自己,要多為別人想想”挂在嘴邊的蘭輝,家裡並不寬裕。他的妻子、哥哥、弟弟都沒有正式工作,哥哥所就職的工廠倒閉后到處打零工,弟弟在綿陽一家酒店打雜。他不抽煙,穿幾十塊錢的衣服,從牙縫裡擠出錢接濟困難學生、老鄉。
聽說蘭輝去世后,數千群眾自發前來參加他的遺體告別儀式。女兒蘭欣怡這才知道爸爸一生幫助了那麼多人,在這些不認識的人口中,“爸爸是個好人,是個一心付出不求回報的好人”。看到送別人群淚眼婆娑,在父親遺體旁悲慟地久久不願離去,她才明白,之前眼中的“工作狂”爸爸每天忙得多麼有意義,為故鄉做了多少實事。
品格如蘭,溫暖如日。摯友這樣評價他的一生。
“今天是團聚的日子,回小城的路上,呼喚又響起在耳邊,那是母親催在昏黃街燈下捉迷藏的我們回家,蒜薹炒臘肉的香混著濃濃的新茶味……”這首蘭輝寫於今年清明節的詩,寄托了他對母親深深的思念。
帶著對工作的執著負責,蘭輝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忙碌了一輩子,他終於可以歇歇,和母親“團聚”了。他的足印,他的生命,早已融入北川的青山綠水。(記者 吳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