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敏 |
政法機關不斷提高公信力,核心問題是規范執法司法權力運行。必須以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容易發生執法問題的工作和環節入手,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管理體系
群眾對政法機關作風的評價,自然是依據執法司法行為作出判斷﹔執法司法方面的種種問題,又大都能從作風上找到原因。政法機關聚焦“四風”,查找突出問題,隻有緊緊抓住執法司法這個關鍵環節,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才能取得實效。
群眾對執法司法的感受是具體的、現實的,一個具體案例的影響,往往勝過一堆調查統計數據。所以,構建執法司法公信力,需要從個案當中點滴積累。同時,政法工作就是通過個案來面對當事人,來和老百姓打交道,所以,政法工作從根本上說就是群眾工作。從這兩個維度來考量,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無疑是現實的路徑選擇。而事實証明,政法機關堅持執法司法為民,不斷提高公信力,核心問題是規范執法司法權力運行。
提高公信力,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腐敗丑陋現象的滋長,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對健康純淨事物的生長,陽光是最好的“營養劑”。執法司法越公開就越有權威和公信,權力運行不見陽光,或有選擇地見陽光,公正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推進執法司法公開,既要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也要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依法及時公開司法執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裁判文書,還要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推動司法執法活動的全程實時公開。
提高公信力,必須讓權力在制度的籠子裡運行。權力是一把雙刃劍。超出制度籠子行使權力,是濫用權力﹔游走於籠子邊緣打擦邊球,也是一種需要警惕和克服的用權行為。要讓權力在制度的籠子裡運行,必須以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容易發生執法問題的工作和環節入手,建立健全規范的職權行使機制、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和嚴肅的責任追究機制,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管理體系。
提高公信力,必須讓權力在公正執法者手中運行。打鐵還須自身硬,讓自身硬的人來打鐵,才能讓人信服。自身硬不硬?要通過執法辦案來檢驗,要看群眾如何評價打分﹔自身如何才能過硬?要牢記宗旨使命,扎根人民群眾。江蘇要在全國建成平安中國示范區和法治建設先導區,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政法隊伍做保障。這就需要我們從思想深處解決好“權從何來”、“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回答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隻有弄清“我是誰”,才能擺正自己與人民群眾的關系﹔隻有弄清“為了誰”,才能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隻有弄清“依靠誰”,才能不斷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小敏近日在省政法部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上說
本報記者 王偉健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