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低俗、質量低劣、包裝豪華、價格虛高……近年來,一些少兒出版物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家長教師反映強烈。日前,中宣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這是落實中央關於改進作風“八項規定”的重要舉措,是宣傳文化系統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邊學邊查邊改、以實際舉措反對“四風”的又一次“亮劍”。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國夢的后備力量。讓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期盼,是出版界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國有2.4億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少兒出版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已經成為我國出版業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門類。眾多主題健康向上、內容豐富多彩的少兒出版物,對於孩子們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育高尚道德情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一些少兒出版物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有的出版物甚至含有凶殺、暴力、色情、迷信等內容,嚴重危害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有的出版物過度豪華包裝,價格虛高﹔有的出版物採取高定價、低折扣等不正當手段進行惡性競爭,損害少年兒童閱讀權益,造成極大浪費。我們不能容忍有毒食品戕害孩子的身體,更不能容忍不合格出版物傷害孩子的心靈。
直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邊學邊查邊改,是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題中之義。廣大出版工作者應認識到,圖書等出版物既是商品,也是精神文化產品,是作用於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殊產品,對於讀者特別是少年兒童有著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出版機構應當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社會效益的追求中獲得經濟效益。如果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犧牲社會效益,這樣的精神文化產品最終必然會被社會淘汰,其經濟效益也將難以獲得。
貫徹落實好中宣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的通知》,出版機構要負起首要責任,要以對孩子負責、對未來負責、對出版業改革發展大局負責的態度,嚴把質量關,從源頭上堵住不合格少兒出版物。同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不斷淨化出版物流通市場,減少乃至根除不良出版物流向少年兒童的途徑。
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少年兒童獲取信息和娛樂的重要渠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電子產品在少年兒童中的擁有率、普及率日益提升,淨化網絡少兒出版環境是當前出版管理的重大課題。有關管理部門應著力研究制定網絡出版審讀、審看制度,切實把涉及少兒身心的網絡出版物納入監管范圍,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出版環境。
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改起,教育實踐活動才能真正收到實效。各地各部門要把這次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作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落實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措施和重要抓手,精心組織,抓好落實,抓出成效,給全國少兒一個承諾,向天下父母有個交代。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13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