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何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呢?筆者以為,領導者能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群眾一員,深入群眾,融入群眾中去,以群眾“身份”和角度想問題,辦事情,才能更好的貫徹走群眾路線。
當前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反四風問題尤其突出,一,形式主義,主要表現在領導一監督檢查作風就改變,領導一走又恢復原狀,輿論將其戲稱為“秒轉作風”,頗具諷刺意味。在現實裡,這種“秒轉作風”絕對數量不少,這種狀況與中央提倡的走群眾路線的初衷南轅北轍,甚至起到相反作用,以至上騙領導,下蒙群眾,危害甚大!二,官僚主義,主要表現在在單位把自己當家長,搞一言堂,把下屬當臣下,一派家長制作風,對待老百姓則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濫用權力,好擺門面,好說空話,說話不負責任,不守信用,官氣十足,大擺官老爺派頭。三,享樂主義。一些黨員干部表現出的享樂主義傾向,令人駭然。他們在精神風貌上是“懶怠型”,萎靡恍惚,不思進取,“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在價值取向上是“利己型”,拈輕怕重,怕苦怕累,事情多做一點就覺得吃虧,待遇稍差一點便滿腹牢騷﹔在生活方式上是“玩樂型”,情趣低俗,玩風盛行,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 出現出入高檔會所、泡歌廳舞廳,甚至尋求感官刺激,斗酒賭博,包養情人等等。四,奢靡之風。這奢靡之風突出表現在豪華辦公樓。“豪華慶典”、“豪華會議”、“豪華接待”、“豪華旅游”、“豪華婚禮”、“豪華生日等。這四風問題的產生正是由於某些為官當政者,未能做到換位思考,從而脫離群眾。
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換位思考,筆者的“換位”思考不是簡單的換位而是與特定的“角色扮演”相結合的。譬如醫療系統的領導去醫院體驗挂號看病,環保部門領導嘗試著去河裡釣魚和游泳,交通部門的領導去公交、地鐵體驗一下早晚高峰和酷熱難耐,教育部門領導去中小學體驗升學考試,住房保障部門領導去城市邊緣一族的出租屋體驗一下蝸居的感覺。如此這般,領導者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找到什麼是群眾的感覺,才會真切的體會到作為群眾的無奈和困難。有句老話說得好“將心比心”,隻有當領導者們真正體會到了普通群眾的苦難,發自內心的理解了群眾的難處,才更有可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想當然的搞些形式主義,才能真正做到了解民情,知道民眾疾苦。
其實,概括起來講就是:領導干部們能放下那些所謂的高高在上的感覺和特權,讓領導干部能“變身”為群眾,摒棄那些領導架子,踏踏實實做一回普通百姓,體驗一下沒有“領導特權”光環的群眾生活,比任何走訪基層調研和下級匯報研究有效的多,這樣一來,領導們所走的自然就是真正的群眾路線了,群眾的訴求也就能真正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