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作風建設大家談

“杯具”與“悲劇”

華建寶

2013年08月29日09: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杯具”與“悲劇”因為音同,成為一個常見的網絡用語,“悲劇”的代名詞。 “杯具”與“悲劇”不僅是語音上的一種巧合,“杯具”與“悲劇”之間的關聯性更是耐人尋味。

據《韓非子》載:商紂王讓人為自己制作了一雙象牙筷子,紂王的叔父箕子見此憂心忡忡,力勸大王不可。他認為,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不會用陶罐土碗盛飯菜了,一定得有玉做的杯碟來相配,用玉杯和象牙筷子就會用來裝一些山珍海味,而不是小米蔬菜,吃山珍海味進而就要穿錦衣、住大廈而不會穿粗布、住茅房,如此以來,欲壑難填,積重難返。果不其然,僅僅五年,紂王就造起了肉林,設置了炮烙,登上酒糟堆成的小丘,在酒池邊飲宴作樂,直至亡國滅身。箕子的擔心不幸而應驗,因“杯具”而“悲劇”。

箕子能從象牙筷子這個小杯具,預見窮奢極欲帶來的大悲劇,其中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變化的規律。量變質變的關系原理告訴我們,事物的變化往往從量變開始,量變的積累可以引起質的變化。一方面,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准備。當我們希望促成有利的質變時,就要從小事做起,准備量的積累,集沙成塔,集腋成裘。另一方面,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我們要防止不利的質變時,也要從小事做起,從小處著手,防微杜漸,慎始慎初。正如古人所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因“杯具”而“悲劇”,是歷史的昭示,也有現實的隱憂。伴隨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奢靡之風潛滋暗長,甚至在一些地方漸成時尚。如一些黨政機關辦公樓過於豪華,辦公用房嚴重超標﹔有的單位搞迎來送往,超規格接待﹔有的在高檔會館裡流連忘返,在高級運動場所玩物喪志﹔有的領導干部帶名表、抽名煙、住豪宅、養情婦,群眾議論紛紛。一些順口溜在民間廣為流傳,“一頓飯,一頭牛,屁股底下一棟樓。”最近有報道,某地方政府赴港招商,早餐消費居然每人上千元,極盡奢侈之能事。 “禍患常積於忽微”。追求享受,奢侈浪費,它腐蝕的是干部隊伍,損害的是黨的形象,危害的是政府公信,敗壞的是社會風氣。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而一些地方故態復萌,頂風違紀﹔群眾深惡痛絕,指指點點,而一些人依然故我,積習難改。

“奢靡之始,危亡之漸”。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所面臨的最大危險也是脫離群眾。享樂、奢靡之風是橫亙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之牆,把黨與群眾隔離開來。“杯具”之始,“悲劇”之漸。成天忙於應酬、耽於享樂,就會使我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越拉越大﹔常常穿梭於高檔會所,沉迷於推杯換盞,就會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越走越遠。久而久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最終招致亡黨亡國的悲劇。習近平總書記嚴肅告誡,狠剎奢靡享樂之風、樹立清廉為民之風、永葆艱苦奮斗本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針對“四風”來一次行為大排查、作風大檢修、思想大掃除,以“正衣冠、照鏡子、洗洗澡、治治病”。

(作者單位:武警政治學院)

分享到:
(責編:秦華、趙晶)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