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一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此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一個優良傳統,是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志之一。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內第一個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群眾路線進行系統的科學的闡述,並貫徹到實踐活動中的領導人。其他老一輩革命家和黨的歷屆主要領導人都曾對群眾路線問題作過精辟論述。黨的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可以稱為黨的建設理論中的兩塊基石。它們是毛澤東思想的靈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靈魂。鄧小平同志就說過: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
群眾路線的內涵十分豐富,包含著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辯証法和價值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工作方法。概括起來說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群眾路線所揭示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共產黨是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又是人民群眾的領導者。所謂領導,歸根到底,就是領導人民群眾去實現他們自身的利益。共產黨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發展的。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是共產黨,是要幫助人民的。如果不幫助人民,就是背叛馬克思主義。人民利益有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別。作為領導者的共產黨,要注意處理好這兩個方面的關系,既要滿足人民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又要考慮人民長遠的、全局的利益,使它們很好地結合起來。
人們把黨和群眾的關系比作魚水關系,這是非常恰當的。共產黨如果離開了群眾,沒有群眾的支持,就將一事無成,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和發展的可能了。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証,又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理念和實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做好一切工作必須遵循的最根本的方法。
回顧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可以十分明顯地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什麼時候群眾路線貫徹實行得好,黨群關系比較密切,革命和建設事業就進行得比較順利﹔什麼時候背離了群眾路線,脫離了群眾,革命和建設事業就遭受挫折甚至失敗,教訓是十分深刻的。黨在全國執政以后,手中有了權力,脫離群眾的危險性比在革命年代要大得多。黨執政以后進入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時期,脫離群眾的危險性又會進一步增大。這是一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頭等問題。
衡量我們黨是不是密切聯系群眾,是不是貫徹了群眾路線,一看政策,二看作風。首先要看我們實行的政策是否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我們制定的政策,首先要看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同時,還要看黨的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如何,這是群眾最直接、最經常看到和感受到的。在群眾眼裡,共產黨的形象往往通過黨的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自身的思想作風表現出來。“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每一個黨的干部都應該問一問自己:是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扎扎實實地為老百姓辦實事,還是只是為了謀取個人的名利和權力?在群眾面前,是高高在上擺官架子,還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與他們同甘共苦?
這次以整風精神進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對共產黨的作風會有一個極大的改善,而且會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當年延安整風的時候,毛澤東同志曾經這樣說過:“隻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隻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必將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發揮極大作用。
(作者為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