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人民日報評論員: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

2013年08月15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叫停奢華晚會,狠剎奢靡之風,中宣部等五部門要求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消息,引來公眾熱議好評。不求奢華求簡潔大方,不講排場講惠民利民,文化部和山東省籌備十藝節,堅持節儉惠民理念,讓群眾共享藝術盛會,贏得普遍贊譽。這表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找到真問題、觸碰真問題、解決真問題,就能贏來群眾的由衷信任。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很多地方和部門認真聽取群眾意見、仔細查擺問題。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領導干部,避重就輕、避實就虛,繞開“四風”聽意見,避開重點談不足,或者不把自己擺進去,說自己輕輕帶過,談別人滔滔不絕﹔或者找的都是無關痛痒的“小問題”,閉門造車、自彈自唱,對於群眾的呼聲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此缺少“問題意識”,找不准靶子,對不准焦距,如何能把問題解決好,又怎麼能取得實效、取信於民?

  看不到問題,本身就是問題﹔認為自己沒問題,本身就是大問題。讓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深入下去的有效辦法就是,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奢華晚會,群眾反映強烈,節儉辦節慶、文化要惠民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文化訴求,從這一現實問題入手,就把准了群眾脈搏、踏准了百姓的心理鼓點,教育實踐活動就與廣大群眾實現了同頻共振。

  群眾看整治“四風”,最怕的是形式主義,最盼的是解決真問題。五部門狠剎晚會奢靡之風和山東節儉籌辦十藝節的實踐充分証明,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即查即糾、立改立行,教育實踐活動就會不斷取得新進展,人民群眾也會欣然參與進來。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15日 01 版)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