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活動動態>>中管高校

北師大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深入基層踐行群眾路線

2013年08月12日13: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北京師范大學發揮學科和專家優勢,組織十余支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學校領導帶頭,深入基層,向群眾學習,向部隊學習,在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加強國防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深入基層、服務一線中提升教師黨員的社會責任感,在踐行群眾路線中轉變作風、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充分發揮高校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功能。

深入青藏兵站一線,舉辦名家講座,慰問參訓國防生。服務西藏、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穩定,加強軍地、軍民共建,是北京師范大學服務國家戰略、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八一建軍節前后,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率知名學者於丹、康震等組成的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奔赴青海西藏,開展為部隊服務活動,看望慰問參加軍政訓練的畢業國防生。於丹、康震還向基層官兵作了《家國英雄夢》、《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等專題講座,通過視頻方式,為青藏兵站和西藏軍區的20000多人次的官兵作了精彩報告,提升了官兵的思想文化素質,受到一線官兵的熱烈歡迎。35團政委陳俊民稱贊說:“官兵們聽了於丹、康震教授的精彩報告后,很受鼓舞,對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兵站的許多官兵還說:“兵站缺氧,更需要精神,專家講座是最好的精神食糧,把關懷、愛心和溫暖送到我們的心坎,讓我們收獲了人生、處世的深刻感悟”。劉川生書記還帶領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看望了8個兵站、16個基層連隊,包括海拔超過4400米、處於被稱為“生命禁區的青藏高原地區”的五道梁兵站,海拔4600米的安多兵站,以及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兵站,不顧旅途勞頓和高原反應,親切慰問官兵,贈送書籍光盤和慰問品,進行慰問聯誼,與我校畢業的國防生進行座談交流。大家深切感受到,這是一次難得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各位官兵用守衛高原、扎根高原、建設高原的艱苦實踐,在“生命禁區”綻放了愛站奉獻、愛崗敬業的青春夢想,在“永凍層”上培育出了感動青藏、飲譽全軍的“高原精神”,這非常值得北京師范大學全體黨員和師生學習。

深入中西部教育一線,開展義務支教,指導教學改革。暑假期間,學校組織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赴寧夏固原、廣西玉林、內蒙古集寧等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了以“服務基層 共圓中國夢”為主題的義務支教活動。王炳林副書記帶隊、以青年教師為主體的赴內蒙古集寧的支教團,在北京師范大學集寧附中舉辦了多場學術講座,並與當地教師進行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和方法等內容的交流探討,受到大家歡迎。赴寧夏固原、廣西玉林的支教團,信息科學學院院長周明全教授、外文學院院長程曉堂教授等帶頭參加。我校根據對方需求,選派信息科學、心理學、哲學與社會學、教育學、文學等學科的7位黨員教授參加了支教。支教老師開展了示范課、學術講座、專業指導培訓等活動,就當地學校教學模式改革、教學評價、教師發展、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等問題與師生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研討,為廣西玉林地區高中新課改、寧夏師范學院的學科建設貢獻了力量。寧夏師范學院黨委專門給我校發函,稱贊支教活動“樹立了一流大學幫扶地方高校發展的又一范例,是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體現”。

深入經濟社會發展一線,發揮學科特色,提供智力支持。學校各學院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積極服務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文學院分黨委副書記張燕玲帶隊,暑假派出18人的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奔赴甘肅省寧陝縣,舉辦中青年教師學術專題研討和專題培訓8次、開展送教上門和志願服務等活動。環境學院分黨委將選派優秀黨員前往北京市順義區南法信鎮政府,與南法信鎮政府機關支部黨員開展共建活動,並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取樣分析等形式了解城郊地區生活垃圾源頭—收集—運輸—處置全過程管理,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水科學研究院共產黨員服務小分隊與延慶縣、海澱區聯手,承擔對延慶縣大榆樹簸箕營村、海澱區上庄李家墳村的共建扶助工作,組織農田環境污染修復的科技下鄉活動、開展農田水利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宣講教育等活動。大家深切感受到,這些活動既創新了黨建活動內容,增強了黨建活力,又是黨員服務基層、轉變作風、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激勵自身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做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