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10點,廣東省衛生廳醫政處處長徐慶鋒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隱瞞真實身份的他以“胸悶”為由挂了個號,在候診時跟患者聊起了“看病難”“看病貴”等話題。
廣東省衛生廳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看病“暗訪”,是廣東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聽取意見的辦法之一。記者在廣東採訪了解到,參加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單位開拓“轉換身份切身體驗”、上微信征求建議、奔赴基層社會實踐等新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
深入聯系點、進社區鄉村、訪困難單位……廣東省委常委分頭調研、分類研究、分別破題,深入學習領會、征求意見、查擺問題,激發了全省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熱情。截至7月底,廣東征求到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意見已達3.3萬多條。
針對年輕黨員思想活躍的特點,廣東省直機關工委7月22日開通了微信群,來自廣東省編辦、廣州海關、廣東省出版集團等數十個單位的黨員通過文字、音頻和視頻踴躍發言。廣東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李學同告訴記者:“這種新的交流方式拉近了我們和年輕黨員的距離,有利於工委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脈搏,今后爭取把微信平台做成長期聯系省直單位黨務干部的交流平台。”
華南農業大學暑假期間組織年輕干部和部分師生到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義都鎮扶貧點開展社會實踐。該校副校長陳志強告訴記者,學生到農村收花生、割稻谷,年輕干部與當地黨員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有助於他們增強對社情民意的認識和幫扶群眾的責任感。
目前,廣東至少有1500多名黨員干部以服務對象的身份到窗口單位、辦事大廳和服務崗位“體驗式學習”,體會群眾的真實困難和需求,有效推動查找問題、改進工作。如廣東省第一榮軍醫院根據群眾意見,對壓瘡、泌尿系統結石的防治進行程序化管理,使壓瘡率從10%下降到3%。
“暗訪”體驗看病的徐慶鋒發現,醫院實行流程改造后,挂號僅花5分鐘,但候診時間仍較長,這說明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和民眾需求增長之間存在矛盾,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依然任重道遠。
目前,廣東正把學習教育、聽取意見與解決問題、建章立制緊密結合。截至7月底,廣東通過領導督辦、專項整治等方式,對照查找到的突出問題,制定措施,初步整改落實了9500多件,查處了168宗“四風”方面的違法違紀案件,合並、廢止367項制度,針對作風建設的薄弱環節正在研究起草256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