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老年醫院,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於魯明(中)體驗配餐員工作,為老人配餐。記者 浦峰 攝
“大爺,明天早上吃點什麼?”“隨便。”92歲患老年痴呆的張明清,沒有認出眼前穿白大褂的配餐員換了人——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於魯明。
作為“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的一部分,市醫管局機關干部、醫院院長須到各醫院體驗崗位或當患者暗訪。醫管局希望通過這種角色“換位”,讓政府官員切身體會患者和醫院職工需求。
官員為老年痴呆病人配早餐
昨日下午近6時,北京老年醫院精神科的病房裡,60多位老人剛剛用完了他們的晚餐,等候配餐員幫助他們配第二天的早餐。
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於魯明身穿白大褂等候在走廊裡,在接受了配餐員小李的簡單“培訓”之后,正式走入病房“上崗”。
於魯明首先看到的是張明清,已經在醫院住了大約1年。“大爺,明天早上吃點什麼?”“隨便。”老人只是輕輕動了動嘴唇,凝視面前的小桌子。
於魯明改變了“策略”:“您今天早晨吃什麼了?”“牛奶。”“明天換個樣,豆腐腦可以嗎?”老人微微點頭。
隨后,於魯明在手持配餐器上輸入了“豆腐腦”的代碼。這位副局級官員完成了他的第一份“配餐”。
醫院院長月內將“暗訪”就診
於魯明認為,“換位”是一種深入調研的方式。21家市屬醫院他都將去轉一遍。體驗之后,會將發現的問題匯總,逐一改進,以提高醫院的精細化管理程度。
按照北京市醫管局的部署,作為群眾路線活動的組成部分,本月起醫管局機關干部、21家市屬醫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黨辦、院辦主任,醫療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都將採用“換位”體驗的形式,體驗醫院一線崗位,或採取暗訪的形式到其他醫院體驗患者就診。
醫管局希望通過這種角色“換位”,讓政府官員和醫院管理者切身體會患者和醫院職工需求。據介紹,整個體驗活動將在月底結束。體驗之后,官員、醫院管理者還須填寫調查問卷和建議,9月匯總。
■ 對話
官員自選崗位 座談后勤規劃
新京報:這次到老年醫院當配餐員,是你自己選的崗位嗎?
於魯明:是我自己選的。我覺得醫院的配餐非常重要,除了食品安全之外,還要考慮到營養和熱量。這是整體醫療康復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京報:為什麼要選這個崗位體驗?
於魯明:食療是老年人醫療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每個人有不同的需求,有的自己表達不出來。配餐員要考慮到這些,還要保証老年人的營養一定要足夠。
新京報:除崗位體驗外,今天還做了什麼?
於魯明:對老年醫院整體作了一個考察,特別針對后勤的建設規劃進行了座談。
新京報:發現了什麼問題?
於魯明:醫院的規劃需要同相關部門協調一下。目前,老年醫院空間有限,還要針對需求進行調整,包括床位以及相對應的后勤保障設施等。老年醫院的定位方面,除了老年醫學以外,由於附近缺乏綜合醫院,對周邊市民的綜合服務能力還應加強。(記者溫薷)